正值阳春三月,柳条尽展,桃苞始绽,豫章郡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一艘客船从远处驶来,两个文人在岸边引颈以待。罗虬生得有些瘦弱,他身着一身粗布,脸上有些许风霜的痕迹。他偶尔瞟几眼路过的女子,偶尔有女子感应到他的目光,向这边看来时,他便垂下眼眸不敢再看。他甚至不知道,那些女子看的并不是他,而是他身旁的罗邺。

    罗邺一身锦衣皂靴,是官吏的打扮,举手抬足之间尽显气度。

    罗虬小心翼翼道:“临漳兄,嫂子刚生产过,你应当在家陪她的,我来接罗隐就行。”

    “等会遁山下船,必定又要痛骂崔沆,好兄弟一场,我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听他发牢骚呢?”罗邺嘴上这么说,心里却顾念着二十多年的兄弟情,妻子有的是时间陪,但是与兄弟畅怀的机会却是见一次少一次。

    罗虬哈哈大笑,“不会吧,他还没改性子啊。”

    “娘胎里带出来的臭毛病,改得了吗?”罗邺说罢,忽然想起一件要紧的事,“兄弟,你还不成家吗?”

    “哎,我哪有那福气啊,哪像临漳兄你,走到哪里都有一堆莺莺燕燕扑上来,嫂子没少操心吧?”

    “你呀,得之者不求,求之者不得,依我说,十六七的小妹妹,涉世未深,你只消连哄带骗,亮出你镇南节度使幕僚的身份来,哪一个不上钩?”

    原来,罗虬为人一向实在,别人引荐他时,说许多恭维话,什么节度使幕僚,什么威远侯门生,常引得一片喝彩声,他却十分不自在,总要补充一句,“什么幕僚门生,其实就是陪主人喝酒解闷的,主人家盖个园子、办个宴席,我就在一旁写个诗,作个序,每个月拿几两银子赏钱。”

    为此,一些文士十分痛恨他,嫌他把幕僚说得十分不堪,断了他们得意的资本。

    罗虬道:“十六七?你留着自己消受吧,我是不会糟蹋人家的。”

    “什么叫糟蹋?我们文龙兄是何等人才,下次科考毕竟蟾宫折桂,到时一般的小姑娘我们还不要呢,超过二十的靠一边去。”

    “哎呀,我都快三十啦,娶妻自然要娶年岁相近的。”

    罗邺见他年近三十孑然一身,有意为他牵针引线。此次设宴,妻子请了一个故交,模样和才情都有,只是有一点,此人已经二十六岁,本想引荐给罗虬,又担心他嫌姑娘年纪大,故而想试探下他的想法。眼下见罗虬并不十分属意年龄,便道:“元薷新认识了一个姐妹,叫做云英,比她小一岁,哪儿都好,就是娇气了些。”

    而罗虬与郑元薷青梅竹马,罗虬很小的时候,就把元薷当成未来妻子了,双方的家人也是这么认为。十年前,罗虬邀请罗邺和罗隐去他家做客,当时,他给未来的孩子拟了两个名字,一个叫“非虞”,一个叫“思纷”。正拿给两人看时,元薷过来送青团。再后来,他就含泪喝了罗邺和元薷的喜酒。

    也正是因为这桩旧事,罗邺总觉得有愧于罗虬,所以有了合适的姑娘家,自然第一个就想到罗邺。

    如今一晃十年,罗虬对元薷早没了幼时的情谊,但在他心目中,元薷是宜室宜家的典范,娶妻就得照她这样的去娶。既然这个云英是元薷的好姐妹,性情自然是一样。

    思及此,他的笑容在脸上舒展开来,“哎呀,我一个人早都习惯了,再说,我功未成名未就的,别……”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1],文龙兄,何须妄自菲薄呢!”船尚未停稳,罗隐轻撩裙摆,准备从船头一跃而下。

    罗邺和罗虬交谈之际,没注意到客船已经靠岸,两人喜出望外地赶上前去。他们估算了一下距离,担心罗隐发挥不好,一个站立不稳栽到水里惹人笑话,便连忙一左一右张开手臂去接他。岂料罗隐有意虚晃一下,叫他二人抱了个空,又趁他们慌神之际,稳稳地落到另一边。

    “遁山兄,别来无恙!”罗邺和罗虬连忙上前揖礼。

    原来,这三人全是江南人士。罗隐少年丧父,一次护送母亲回豫章外祖家,沿途为美景所感,著下数篇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