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腊月,百官罢黜,又有人接连辞官,到了今春,又传来了更糟糕的消息,原翰林侍讲学士邵冲,国子监司业陶固,还有大儒王珍,龙品行等等,一共十几个人,先后离开大周,进入江南,其中邵冲和陶固已经成了李弘冀面前的红人,被任命为侍读学士和国子监祭酒,还升了官!

    消息传到了开封,政事堂震动,诸位相公齐集一堂,议论此事。

    “两位原朝廷命官潜逃,居然事先没有一点消息,要不是安插在江南的细作通报,我们还蒙在鼓里,这些地方官吏,到底在干什么?吃白饭吗?”魏仁浦破口大骂,他的脚伤已经好在,在地上来回踱步,愤怒道:“范天官,你们吏部就这么管理百官吗?”

    范质翻了翻眼皮,气咻咻道:“我们吏部只管在职官员,邵冲和陶固去年腊月已经被罢免了官职,这俩人离京之后,根本没有回归故乡,而是乔装改扮,混迹在商队中间,渡过长江,到了金陵投奔南唐。这事情是我们吏部能负责多么?”

    魏仁浦可不管这些,“遣返百官的时候,总该派遣绣衣使者,让他们护送,确保官吏回乡,然后再进京复命才是!最好干脆留下绣衣使者,在乡里看管,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你干脆把当官的都关起来算了!”李谷插话道:“现在地方在清丈田亩,幽州在防备契丹,京城还有那么多事情,绣衣使者,绣衣使者!我大周有多少绣衣使者?难不成以后都要靠着他们治国吗?”

    政事堂的争吵声越来越大,在外面都能听得见。

    叶华抱着肩膀,干脆止步不入,让这几个老货吵去吧!

    以他们的才智,诸如监视致仕官员,严控边境,督促地方,防止逃走……这些手段都能想得到。

    但是要想彻底阻止人员南逃,这就困难了。

    毕竟中原和江南本就是一国,往来绵密,打折骨头连着筋,想过去,有的是办法。拦也拦不住。

    其实在叶华的想法里,还真希望一些人干脆都跑去江南算了。就像那些被罢黜的官员,他们多数没有死罪,不能随便砍头。而且其中不乏学问不错,威望很高的。

    虽然清丈了田亩,士绅一体纳粮,他们已经没有了特权,但是在民间的声望还在,任由他们到处胡说八道,散布对朝廷不利的消息,阻挠变法,还不如大开绿灯,全都一股脑送去江南,去祸害李弘冀算了!

    叶华绝不认为所谓的士人代表着进步,代表着人心所向。

    这些年来,凡是大周不要的垃圾,李弘冀都捡去了,俨然成了垃圾桶啊!

    比如大周废了孔家一脉,李弘冀立刻扶持孔家南宗,还在金陵大修孔庙,让官员四时祭祀,香火不绝。

    再比如大周灭佛,李弘冀却广纳高僧,在江南大兴土木,建起奢华的寺庙,邀请高僧登坛,每日讲法,盛况空前。

    再说当下,大周打击世家,整顿文官,南唐却接纳士人,把他们当成宝贝供起来。

    李弘冀为了和大周抗衡,也真是费尽了心思,处处和大周作对,不放过任何机会。叶华倒是想得开,你们愿意当接收垃圾的,老子又有什么害怕的,我巴不得多送一些过去。不管是孔家,还是僧人,世家,他们都不是善男信女,一个个要吃要喝,养着他们,可是很浪费钱财的。

    就看江南有多少财富,能填得起这个无底洞!

    当然了,也不能什么人都放过去。

    比如一些枢密院和三司的官吏,他们知道大周的底细,了解大周的力量,一旦他们去了南唐,对李弘冀绝对是助力。

    必须告诉绣衣使者,要注意那些真正有危害的,这些人一旦有异动,宁可杀掉,也不放过,至于其他的闲散官员,各地的鸿儒大家,愿意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