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一边整军,一边也在收集各种情况,他的手边就摆着数年前的兵部公文,上面有提拔将领的名单。

    在还有枢密院之前,军中的升赏大权都在枢密院,后来枢密院越发弱化,以至于被废除,用人的权力就落到了兵部,而当时兵部尚书,恰恰就是赵普!

    从兵部到吏部,文武的任用都在他的手上。

    虽然有头有脸,负责一面的要员都是政事堂和内阁说了算,甚至要请旨定夺,但是诸如指挥使,统制一级的军官,兵部有着非常大的权力。

    考核提拔之权,就操在三衙和兵部尚书手里。

    赵匡胤,韩通,张永德,高怀德,这些领兵的将领,根本玩不过赵普。

    “也是我把他们约束得太过了!”

    叶华挠了挠头,武将最大的本事就是掀桌子,有自己压着,这帮人都不敢闹事,自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

    仔细研究这份名单,多达上千人的提拔任用……其中以将门出身居多,什么家丁啊,部曲啊,旧部啊,子侄啊,同乡啊,占了八成左右。

    真正从普通人家走出来的将领,少之又少。

    诚然,领兵打仗是很专业的事情,寻常人家是不容易出头的,故此才有将门之说……但比例如此悬殊,却不免让人心生疑窦。

    赵普这家伙作风强硬,又精于筹算。他提拔了这么多人,在军中诸将看来,是重用他们的人,这些人肯定会欣然接受,甚至把赵普当成自己的兄弟。

    但试问,这些受到了提拔的人,还会一心一意,忠于老主子吗?

    诸位将领,频频在外打仗,真正捏着大家升迁大权的可是赵普这个兵部尚书,会不会有人已经投靠了赵普……或者说,有某些将领,跟赵普结成了联盟?

    叶华越发后悔,把赵普提拔到了那么高的位置……这个家伙固然能牵制那些老臣,但他私心太重,加上自己两次远征,不在京城,给他可乘之机!

    不过既然是自己提拔了他,就有办法,把他给拿下!

    赵普做事极为小心,想抓到他的把柄并不容易。

    但是叶华还是能很快找到办法,他立刻给柴荣写了一份奏疏……裁军诸事繁琐,尤其是安顿退伍将士,更是千头万绪,王相公去了幽州,内阁只有两位相公,李肆主抓教育,已经是左支右绌,叶华既要管着财赋商税,又要负责裁军,肩上的担子太重了。他恳请陛下,择一二重臣,入阁办事,协助处理机务。

    这份奏疏写的入情入理,哪怕柴荣都没法拒绝,而朝中有资格入阁办事的重臣,无非就是吏部天官赵普,礼部窦仪,还有卢多逊寥寥几人。

    卢多逊刚刚出了纰漏,正在全力弥补,他暂时没法入阁,而窦仪呢,他最多是循吏,窦家名声虽然大,但却也成了负担,人都有红眼病,窦禹钧办实业,有声有色,窦家五子,名声赫赫,若是窦仪宣麻拜相,天下的好事,岂不是都落在了他们家的头上!

    光凭这一点,窦仪就没法入阁。

    算了算去,赵普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一个实权的天官,换一个新进的大学士,绝对是明升暗降。而且叶华想好了下一步,把赵普抬进内阁,他就让李煜接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