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人们担心的那样,就在都柏林世界航空博览会结束后没过多久,不列颠国家的关系便因一场外交纷争而变得紧张起来。
几乎所有的外交纷争的源头都是国家的利益冲突,这次也不例外。引发纷争的起因是一条船,确切的说是一条未完工的万吨级战舰。它是旧英帝国海军订造的第5艘勇敢级大型巡洋舰,建造代号“海王星”,于1932年9月动工,原定于1934年服役,但建造进程因二战爆发放缓,等到英联邦退出战争时,这艘战舰的舰体完工度仅为70。随着英帝国分崩离析,这条战舰的命运也变得扑朔迷离,首先是造船厂的英国工程师们担心德国人将它纳为己用,遂将所有的图纸资料付之一炬,后来德国海军的技术团队对它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认为这艘战舰对德国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而后爱尔兰、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同盟国家也都打过它的主意,但出于种种原因,没有一个国家得以接手,它最终成为新生的苏格兰共和国从英帝国那里得到的一笔有争议的遗产争议之处在于这艘战舰当初是由英帝国政府出资建造的,而英帝国政府的收入有一多半来自英格兰地区,所以英格兰王国主张这艘战舰三分之二继承权,他们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由英格兰王国以资金抵偿苏格兰所拥有的三分之一继承权,以获得这艘未完工战舰的完整所有权,一种是将它直接拍卖,英格兰王国获得拍卖款项的三分之二。
英格兰王国的主张似乎很有道理,但英帝国的崩溃不是自行瓦解,而是遭到同盟国的强行肢解,不列颠的国土、国民、资源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国之间的分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合法、合理的界定,而是在占领军监督下进行的强制分解。当时战争刚刚结束,无论是苏格兰共和国还是英格兰王国,首要任务就是在废墟上重建社会秩序,谁也没有气力来续建一艘意义不大的战舰,但苏格兰方面每每动起将它拍卖拆解的念头,英格兰方面必定跳出来插上一脚,最终的结果就是它一直搁置在格拉斯哥的费尔菲尔德造船厂,直到巴里奥尔上台执政。以苏格兰政府目前的能力,当然还不足以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海军舰队,但“海王星”却被视为是重建苏格兰海军的标志。在1942年以前,这艘大型巡洋舰的舰体还是以非常缓慢的速度续建,可是从1942年春开始,苏格兰当局得到了来自日本的技术援助,“海王星”的建造速度大幅度加快,而且现代化的军事技术含量也大幅度增加。1942年10月,这艘被命名为“苏格兰”号的新战舰驶离格拉斯哥进行海上试航,这也是它首次以雄峻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跟德国海军重巡洋舰以上级别的大型战舰相比,“苏格兰”号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而且苏俄战舰“基洛夫”号在日本海被击沉的战例表明,为海上破交战设计的战舰无法胜任高强度的作战,所以德国方面对“苏格兰”号的建成反应平淡,倒是前一阵被“苏格兰入侵论”闹得人心惶惶的英格兰王国反应激烈,他们抓住这艘战舰所有权的问题,联合威尔士向苏格兰发难,要求苏格兰政府给予两国补偿金,遭到苏格兰政府的强硬拒绝,英格兰和威尔士遂将争端提交给国联仲裁。
结果国联还未做出仲裁,苏格兰国内媒体已是一片声讨,苏格兰政府也翻出英帝国的国债数据做文章,指出英格兰应负担英帝国遗留债务的大头,包括应偿付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巨额资金,这足以抵偿所谓的“战舰前期建造费”,并将数量庞大的所谓证据递交给了国联仲裁庭。
除了通过舆论渠道进行回击,苏格兰还做出了令英格兰人担心的示威行动。尚未正式服役的“苏格兰”号率四艘轻舰艇前往英格兰西部海域巡航,并有意向往来于利物浦的各国船只展示苏格兰舰队的实力由于日方的参与,“苏格兰”号的上层建筑带有浓郁的日式风格,包括高耸的塔楼式舰桥和天线布局,很多舰载武器和技术组装备也是不折不扣的日货,不但有牛气哄哄的四座三联装600毫米重型氧气鱼雷发射器,据说还配备了先进的射控系统和探测雷达。
尽管“苏格兰”号引发的争端对欧洲北部的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是由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在国联理事会上的报复性投票,德国未能促使国联迅速做出利于化解纷争的仲裁,国联的仲裁决定一拖再拖。
慑于苏格兰海军在本国家门口的示威举动,英格兰王国议会迅速通过了一项庞大的军购案,通过大批量订购飞机战舰等武器装备,大幅度扩充本国的国防实力,并提高了预定的募兵员额。尽管欧陆国家没有立即对不列颠诸国的军备行动采取对应措施,但与之相近的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都对事态的发展给予了极高的关注,他们一方面呼吁英格兰和苏格兰保持克制,一方面对不列颠国家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进行审慎的评估,以确定本国需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调整军备的措施。
英格兰和苏格兰这一闹,也让不列颠三国中土地和人口最少、实力最弱的威尔士产生了危机感,支持爱尔兰和威尔士组建联合王国的呼声空前高涨,酝酿和运作多年的联合方案已经日趋成熟。不过,爱尔兰和威尔士的政府当局并没有赶在这个敏感时期公开推动两国组建联合政府的议案,而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大多数威尔士人的态度之所以从早期的反对转变为赞成,是因为这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在经济、贸易、国防等领域的关系已经变得密不可分。威尔士的经济和民生在战后得以迅速恢复,很大程度上仰仗于爱尔兰的“友情援助”和“兄弟价格”。正如“双冠之王”约阿希姆一世在与苏格兰元首会晤时所说的,就算其他国家强行占领威尔士,能够从这里获取的东西不多,维持统治所需要的投入不少,总体来说或许是得不偿失的。
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滚滚驶入了1943年,战火依然在东北亚、南亚以及澳洲大陆熊熊燃烧。未等北方原野冰雪消融,苏俄军队提前打响了“春雷”,这场投入三个方面军近70万兵员的进攻行动虽然未能彻底击败日本关东军,却给了摇摇欲坠的伪满洲国政权沉重的打击,其治下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市县宣布脱离伪满统治,这个政权已基本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与此同时,苏俄空军不断对日本列岛的战略目标实施轰炸,尽管这种轰炸损失很大而且收效缓慢,但还是渐渐对日本的战争潜力起到了削弱作用,迫使日本政府将相当数量的战略资源投入本土防空。
在南亚,西方同盟国源源不断的军火援助给了印度联邦屡败屡战的底气,他们逐渐在讷尔默达河流域阻挡住了日军和印度斯坦国仆从军的攻势,后者的持续作战能力因补给线的拉长而受到削弱。为了打破僵局,日本海军联合陆军部队在印度西南部发起登陆行动,一度将十数万印度联邦军逼入绝境,关键时刻,得到大量欧美志愿者加入的印度联邦空军凭借连续的高强度作战击败了日军在印度西南部地区的航空部队,为受困部队的成功突围立下汗马功劳。
澳大利亚人驱逐日寇、夺回家园的战斗要比想象的更加艰苦,虽然留守澳大利亚的两百万白人积极支持反抗军和游击队,但是由于重武器和弹药补给的匮乏,澳大利亚武装者难以对固守城市港口的日军部队展开战役级别的攻势,只能继续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作战策略。值得庆幸的是,东北亚和南亚的战事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使得日军大本营难以抽调新生力量支援澳洲战场,澳大利亚武装者需要面对的只是总数略超十万的日军准一线和二线部队,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曙光正在显现
这一年,美国人继续修生养息,并与西方同盟国保持稳定的竞争合作关系,西方同盟国内部虽然出现了裂痕,但在德国一家独大的情况下,还不至于引发恶性的军备竞赛。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国在科研领域尤其是军事科研领域均有较为充足的投入。权衡各方利弊,美国人最终接纳爱尔兰加入他们的核研究计划,并将在爱尔兰北部建立欧洲第一座试验型核反应堆,德国政府逐渐意识到核项目的潜力,但没有像爱尔兰一样选择跟美国人合作,而是依托本国强大的物理科研力量进行**研发。在喷气式战斗机领域,德国与爱尔兰的合作项目保持领先优势,美国紧随其后,日本、苏俄、奥匈等国也相继加入了追赶行列
几乎所有的外交纷争的源头都是国家的利益冲突,这次也不例外。引发纷争的起因是一条船,确切的说是一条未完工的万吨级战舰。它是旧英帝国海军订造的第5艘勇敢级大型巡洋舰,建造代号“海王星”,于1932年9月动工,原定于1934年服役,但建造进程因二战爆发放缓,等到英联邦退出战争时,这艘战舰的舰体完工度仅为70。随着英帝国分崩离析,这条战舰的命运也变得扑朔迷离,首先是造船厂的英国工程师们担心德国人将它纳为己用,遂将所有的图纸资料付之一炬,后来德国海军的技术团队对它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认为这艘战舰对德国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而后爱尔兰、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同盟国家也都打过它的主意,但出于种种原因,没有一个国家得以接手,它最终成为新生的苏格兰共和国从英帝国那里得到的一笔有争议的遗产争议之处在于这艘战舰当初是由英帝国政府出资建造的,而英帝国政府的收入有一多半来自英格兰地区,所以英格兰王国主张这艘战舰三分之二继承权,他们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由英格兰王国以资金抵偿苏格兰所拥有的三分之一继承权,以获得这艘未完工战舰的完整所有权,一种是将它直接拍卖,英格兰王国获得拍卖款项的三分之二。
英格兰王国的主张似乎很有道理,但英帝国的崩溃不是自行瓦解,而是遭到同盟国的强行肢解,不列颠的国土、国民、资源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国之间的分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合法、合理的界定,而是在占领军监督下进行的强制分解。当时战争刚刚结束,无论是苏格兰共和国还是英格兰王国,首要任务就是在废墟上重建社会秩序,谁也没有气力来续建一艘意义不大的战舰,但苏格兰方面每每动起将它拍卖拆解的念头,英格兰方面必定跳出来插上一脚,最终的结果就是它一直搁置在格拉斯哥的费尔菲尔德造船厂,直到巴里奥尔上台执政。以苏格兰政府目前的能力,当然还不足以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海军舰队,但“海王星”却被视为是重建苏格兰海军的标志。在1942年以前,这艘大型巡洋舰的舰体还是以非常缓慢的速度续建,可是从1942年春开始,苏格兰当局得到了来自日本的技术援助,“海王星”的建造速度大幅度加快,而且现代化的军事技术含量也大幅度增加。1942年10月,这艘被命名为“苏格兰”号的新战舰驶离格拉斯哥进行海上试航,这也是它首次以雄峻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跟德国海军重巡洋舰以上级别的大型战舰相比,“苏格兰”号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而且苏俄战舰“基洛夫”号在日本海被击沉的战例表明,为海上破交战设计的战舰无法胜任高强度的作战,所以德国方面对“苏格兰”号的建成反应平淡,倒是前一阵被“苏格兰入侵论”闹得人心惶惶的英格兰王国反应激烈,他们抓住这艘战舰所有权的问题,联合威尔士向苏格兰发难,要求苏格兰政府给予两国补偿金,遭到苏格兰政府的强硬拒绝,英格兰和威尔士遂将争端提交给国联仲裁。
结果国联还未做出仲裁,苏格兰国内媒体已是一片声讨,苏格兰政府也翻出英帝国的国债数据做文章,指出英格兰应负担英帝国遗留债务的大头,包括应偿付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巨额资金,这足以抵偿所谓的“战舰前期建造费”,并将数量庞大的所谓证据递交给了国联仲裁庭。
除了通过舆论渠道进行回击,苏格兰还做出了令英格兰人担心的示威行动。尚未正式服役的“苏格兰”号率四艘轻舰艇前往英格兰西部海域巡航,并有意向往来于利物浦的各国船只展示苏格兰舰队的实力由于日方的参与,“苏格兰”号的上层建筑带有浓郁的日式风格,包括高耸的塔楼式舰桥和天线布局,很多舰载武器和技术组装备也是不折不扣的日货,不但有牛气哄哄的四座三联装600毫米重型氧气鱼雷发射器,据说还配备了先进的射控系统和探测雷达。
尽管“苏格兰”号引发的争端对欧洲北部的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是由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在国联理事会上的报复性投票,德国未能促使国联迅速做出利于化解纷争的仲裁,国联的仲裁决定一拖再拖。
慑于苏格兰海军在本国家门口的示威举动,英格兰王国议会迅速通过了一项庞大的军购案,通过大批量订购飞机战舰等武器装备,大幅度扩充本国的国防实力,并提高了预定的募兵员额。尽管欧陆国家没有立即对不列颠诸国的军备行动采取对应措施,但与之相近的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都对事态的发展给予了极高的关注,他们一方面呼吁英格兰和苏格兰保持克制,一方面对不列颠国家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进行审慎的评估,以确定本国需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调整军备的措施。
英格兰和苏格兰这一闹,也让不列颠三国中土地和人口最少、实力最弱的威尔士产生了危机感,支持爱尔兰和威尔士组建联合王国的呼声空前高涨,酝酿和运作多年的联合方案已经日趋成熟。不过,爱尔兰和威尔士的政府当局并没有赶在这个敏感时期公开推动两国组建联合政府的议案,而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大多数威尔士人的态度之所以从早期的反对转变为赞成,是因为这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在经济、贸易、国防等领域的关系已经变得密不可分。威尔士的经济和民生在战后得以迅速恢复,很大程度上仰仗于爱尔兰的“友情援助”和“兄弟价格”。正如“双冠之王”约阿希姆一世在与苏格兰元首会晤时所说的,就算其他国家强行占领威尔士,能够从这里获取的东西不多,维持统治所需要的投入不少,总体来说或许是得不偿失的。
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滚滚驶入了1943年,战火依然在东北亚、南亚以及澳洲大陆熊熊燃烧。未等北方原野冰雪消融,苏俄军队提前打响了“春雷”,这场投入三个方面军近70万兵员的进攻行动虽然未能彻底击败日本关东军,却给了摇摇欲坠的伪满洲国政权沉重的打击,其治下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市县宣布脱离伪满统治,这个政权已基本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与此同时,苏俄空军不断对日本列岛的战略目标实施轰炸,尽管这种轰炸损失很大而且收效缓慢,但还是渐渐对日本的战争潜力起到了削弱作用,迫使日本政府将相当数量的战略资源投入本土防空。
在南亚,西方同盟国源源不断的军火援助给了印度联邦屡败屡战的底气,他们逐渐在讷尔默达河流域阻挡住了日军和印度斯坦国仆从军的攻势,后者的持续作战能力因补给线的拉长而受到削弱。为了打破僵局,日本海军联合陆军部队在印度西南部发起登陆行动,一度将十数万印度联邦军逼入绝境,关键时刻,得到大量欧美志愿者加入的印度联邦空军凭借连续的高强度作战击败了日军在印度西南部地区的航空部队,为受困部队的成功突围立下汗马功劳。
澳大利亚人驱逐日寇、夺回家园的战斗要比想象的更加艰苦,虽然留守澳大利亚的两百万白人积极支持反抗军和游击队,但是由于重武器和弹药补给的匮乏,澳大利亚武装者难以对固守城市港口的日军部队展开战役级别的攻势,只能继续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作战策略。值得庆幸的是,东北亚和南亚的战事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使得日军大本营难以抽调新生力量支援澳洲战场,澳大利亚武装者需要面对的只是总数略超十万的日军准一线和二线部队,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曙光正在显现
这一年,美国人继续修生养息,并与西方同盟国保持稳定的竞争合作关系,西方同盟国内部虽然出现了裂痕,但在德国一家独大的情况下,还不至于引发恶性的军备竞赛。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国在科研领域尤其是军事科研领域均有较为充足的投入。权衡各方利弊,美国人最终接纳爱尔兰加入他们的核研究计划,并将在爱尔兰北部建立欧洲第一座试验型核反应堆,德国政府逐渐意识到核项目的潜力,但没有像爱尔兰一样选择跟美国人合作,而是依托本国强大的物理科研力量进行**研发。在喷气式战斗机领域,德国与爱尔兰的合作项目保持领先优势,美国紧随其后,日本、苏俄、奥匈等国也相继加入了追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