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人团圆,祝福大家中秋节快乐哈!

    ******

    在对丹麦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访问之后,夏树一行人启程归国。到这时为止,与爱尔兰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已经增加到了22个,除去几个无足轻重的南欧小国之外,就只有英国还迟迟不愿跟爱尔兰王国建交。以英-爱之间的恩仇,若非伦敦停战条约列明条款,英国人可不会轻易承认爱尔兰王国的合法地位。

    在夺回贝尔法斯特地区,名正言顺地戴上爱尔兰王冠之前,夏树无意与英国达成真正的和解,但成为爱尔兰的王位候选人以来,他从不在外交场合强硬抨击英国,也没有孜孜不倦地强调爱尔兰对贝尔法斯特地区拥有不容置疑的主权,在这背后,是有条不紊的军事和外交准备。经过两个多月的编练,爱尔兰海陆空军的面貌焕然一新,七所面向不同层次的军事院校已经开始运作,所有军官和三分之二以上的士官正分批接受初级阶段的培训,士兵们经过筛选,留在现役部队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经过严格的正规训练之后,他们已能够正确运用自己的武器,并且知晓最基本的战术,作战能力比起独立战争时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带着丰硕的外交成果回到爱尔兰,夏树满意地看到军队建设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军官和士兵们时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许多人恨得不立即进攻贝尔法斯特地区。眼下爱尔兰陆军最精锐的三个步兵团虽然派往东欧参战,但余下的正规部队仍有六万多人,加上二线预备部队,要集结十万兵力绝非难事,而英国留在贝尔法斯特地区的驻军部队仅一万人左右。乍看起来,爱尔兰军队只要拿出拼死决战的勇气来,一鼓作气打赢这场局部战争应该不难,可是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英国同样在积极进行军事准备,他们一面在当地征调民力,一面从本土运去劳工和建筑材料,在贝尔法斯特地区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爱尔兰的东北一隅俨然变成了堡垒林立、壕沟纵横的军事区,而且情报显示,英国驻军储备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就算爱尔兰军队利用海空军封锁航道,凭坚而守的英*队也能够依靠储备独立支撑很长一段时间,届时国际局势会发生什么样的的变化,谁也无法预料。

    任何战争都有冒险的成分在内,夏树对此从无畏惧,但他一贯的作风是在冒险之前做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时机的把握是他区别于普通军事指挥官的最大优势。在他看来,英军在贝尔法斯特的防御体系初成,守军官兵正处于枕戈待旦的高度戒备状态,此时出击胜算不高,就算用同盟条款把德国拖下水,最后也还是难免陷入被动,这样的局面对新生的爱尔兰王国是非常不利的。

    要打,就一定要有靠爱尔兰军队独立打赢的把握。站在这个出发点,夏树想到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略。他以和平解决贝尔法斯特主权问题为名,向英国派去了一个外交使团,谈判持续数日,双方没有达成任何一项共识,尽管如此,这次外交接触本身就被外界视为是两国谋求和平共处的强烈信号。

    第一轮谈判完全破裂后,时隔两个星期,爱尔兰方面又主动提出了展开新一轮谈判的建议,在英国政府应允之后,爱尔兰提交了一份谈判代表名单,接到这份名单的时候,英国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爱尔兰王位候选人约阿希姆-弗兰茨-胡伯特的大名赫然在列!

    经过御前会议的紧急商议,英王乔治五世定下了愿者即来、来者不拒的原则,并对爱尔兰谈判代表团在英国的活动范围做出明确限定,在此基础上,警察和军队务必加强警戒,确保爱尔兰王位候选人在英国期间的安全。

    乔治五世俨然将此看成了对英帝国权威与气度的挑战,他决定应战,但英国政府和军队的一些高官可不这么想,他们担心以狡猾著称的所谓霍亨索伦天才另有所谋,又不便违逆国王的意思,于是在给爱尔兰王国的外交复信中加入了一条声明,说英国国内的少数思想行为极端的人可能会对爱尔兰王位候选人不利,英国政府虽将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一旦发生力所不及的意外,英国政府拒绝承担主要责任,更不容许任何国家借题发挥,把不列颠诸岛变成下一个巴尔干。

    没有见惯大世面的爱尔兰内阁大臣们被英国人的声明给吓坏了,他们纷纷劝说夏树取消行程,就算要访问英国,至少也要等到两国关系稳定之后,夏树不为所动,并且反过来安慰大臣们,要是自己在英国不幸毙命,整个英国都将会为自己陪葬,到时候不用爱尔兰军队浴血搏杀,德*队自然会用攻城重炮夷平贝尔法斯特的英军防线。

    爱尔兰的内阁大臣们将信将疑地作出了让步,而得知夏树准备前往英国,德国皇室和政府也颇感意外,毕竟费迪南大公遇刺引发的战火尚未熄灭,万一发生类似的意外,德国只得再次对英开战,然而在支持与反对之间,德军将领的态度起到了主导作用,他们认为英国人狡诈地利用了伦敦停战条约的漏洞,通过跟美国的合作获得了迅速恢复军事实力的条件。美国的工业力量何其强大,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英国将重新拥有一支实力不逊于德国的主力舰队,要是再有美国和日本的直接支持,德国将不得不面对比1914年夏天更加糟糕的战争形势,最好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立即进攻英国,彻底打倒这个国家,让它无从翻身。

    德国政府的支持和保证更加坚定了夏树前往英国的决心,此行看似危机重重,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英国民众之所以对爱尔兰的独立感到愤慨,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国因为外力作用而发生分裂,国家的尊严和威望由此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对于爱尔兰的独立,他们反倒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要知道爱尔兰在英国的政治版图中的位置简直就是一块靠近本土的殖民地,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大饥荒就是最好的证明,丢掉一块菜地而保全不列颠本岛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结果。另一方面,英国接连在海上败给了德国,陆战的情况也基本如此,欧洲人敬畏强者,生活在不列颠的英国绅士们也不例外,所以当英*民得知一力主导了德国海军历次重大行动的强人莅临英伦本岛的时候,多数人的心态应该是充满惊讶于好奇的。

    夏树从来不是那种鲁莽蛮干的人,在许多事情上都展现出了工程师的细腻心思。当他再次踏上英国的土地时,日德兰海战一周年祭刚刚过去了两个多星期,所以他没有急着跟英国官员展开会晤,而是前往普利茅斯港的军人公墓向日德兰海战的阵亡者献花,现场没有围观群众,更不会出现杀手,就连受邀前来的记者们也是在夏树出现后才意识到他们得到的是多么重要的新闻素材,配有照片的报道出现在了第二天的泰晤士报、每日电讯、卫报、每日邮报以及英国的多份地方性报刊上,直到这时,多数英国人方知传闻中将要访问英国的爱尔兰王位候选人已经到来。

    在普利茅斯港逗留旗舰,夏树除与英国官方代表举行外交会谈之外并不轻易出行,而是呆在警戒森严的酒店里,未受邀请之人休想轻易进入,但他每天至少会接待两拨记者,在风格严肃的主流报刊上,他对英国海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大加赞赏,并将德国海军的胜利归功于极其严格的训练和不可控的运气因素,亦对爱尔兰与英国和平相处的前景提出了美好的寄望。在走通俗路线的报纸上,夏树从对手的角度评价了英国舰队在几场重要海战中的得失,这种前所未有的实景描述立即引起了英国民众的巨大好奇,每日邮报甚至接连几天卖得脱了销。为了吸引民众的关注度,夏树通过每日邮报向原任英国大舰队司令的杰利科上将发出邀请,希望与他进行一场面对面的交流,这份邀请立即在英国引起了轰动,因为两人之间的对话很可能解开英国舰队接连战败的究极真相,然而已经被解除了大舰队司令职务的杰利科未作任何回应。

    谈判桌上,英国官方代表依然不肯在贝尔法斯特地区的归属问题上做出一丝一毫的让步,夏树并没有为了获得进展而显露爱尔兰的“军事肌肉”,而是不厌其烦地申明英-爱关系的正常化必须建立在解决贝尔法斯特争端的前提上,持续四天的会谈不出意外地宣告失败。不过,在英国民众以及来自外界的广泛关注下,英王乔治五世决定以皇室名义在温莎城堡举行一场欢迎宴会,并将向抵达英国之后一直呆在普利茅斯港的爱尔兰王位候选人发去了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