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地中海南岸的晴媚阳光,爱尔兰海军训练舰“库-丘林”号载着国王夫妇、十数军政官员以及一群朝气蓬勃的海军学员驶入地中海北部的亚得里亚海。这里的冬天虽不及北欧那么寒冷,仍能见到壮观唯美的海上雪景。
“库-丘林”号抵达奥匈帝国的阜姆港时,正好碰上爱尔兰最大的远洋商船“帕苏朗”号在此装卸货物。自从三国经贸协定签署生效以来,爱尔兰的商船队频繁进出奥匈帝国和西班牙港口,将西里西亚、波西米亚出产的工业品和埃布罗河谷地、安达卢西亚平原出产的农牧产品运往世界各地,换来这两个国家所需要的工业原料、生活消耗品以及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转的外汇资金,既巩固了三国经贸联盟的合作关系,又给爱尔兰的航运业带来了旺盛的生机。
三国经贸同盟带来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但还不是奥匈帝国这两年来显露复苏迹象的主要动因。奥匈帝国属于战争的胜利一方,很多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都通过停战条约得到了补偿奥匈军队进占塞尔维亚和南乌克兰,暂时捻灭了国内斯拉夫民族的独立****;数十万俄国战俘的强制劳动,基本修复了东加里西亚受战火摧残的交通和工业设施;南波兰和东乌克兰十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及生活在这里的百万居民划归奥匈版图,出产自此的粮食大大改善了奥匈国内的物价膨胀状况。且不论这些因素各自发挥了多大的作用,经济状况的改善和国家税收的增长使得奥匈帝国的大多数地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各阶层民众对奥皇卡尔一世敬慕有加,人们期待哈布斯堡王朝的新领袖能够带领这个多民族的庞大帝国走出低谷、走向辉煌。
关系紧密的盟友前来造访,在国内威望空前的卡尔一世撇下繁重公务前来会面,美丽端庄的齐塔皇后默契随行。为了感谢爱尔兰国王对奥匈帝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帮助作用,卡尔一世将哈布斯堡王朝历史悠久的金羊毛勋章颁发给了爱尔兰国王,并带来了帝国议会已同意向爱尔兰订造新巡洋舰的好消息在此之前,奥匈帝国和爱尔兰两国已围绕这项军购协议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会商协谈,一旦造舰协议签署,爱尔兰利默里克皇家造船厂将在三年内为奥匈海军建造两艘装配飞机弹射器和舰载侦察机的6000吨级轻巡洋舰这是新世纪以来奥匈帝国向国外购买的最大吨位的军用舰艇。
此番在阜姆港的会晤,两位君主避开公众视线,在私密的居所进行了单独会面。夏树有心探讨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卡尔一世却有些心烦,他以相对委婉和隐晦的方式倾诉自己在处理国家事务时遇到的诸多阻碍。两艘现代化轻巡洋舰的订购事项之所以一拖再拖,并不是因为奥匈海军对爱尔兰的设计方案有所不满,而是因为奥匈帝国内部的反对声音当时有来自政府官员的反对,有来自民间人士的抗议,最后还招来了德国政府的横插一杠。区区1600万马克的造舰订单尚且闹得沸沸扬扬,更别说金额更大、影响力更广的事务了。
夏树知道,年轻气盛的卡尔一世有让国家重回强国之列的勃勃雄心,怎奈如今的奥匈帝国依然是华尔兹和美酒的时代,人们沉醉于享受,社会运转的节奏就如同迟暮的老者,懈怠拖沓的官僚作风充斥在帝国的各级政府部门,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民族情绪使得帝国治下的五千多万国民如同一盘散沙,地缘和地域因素更是人力难以改变的。例如阜姆港,它是奥匈帝国最大的海港和造船业中心,联合力量级无畏舰中的“圣伊斯特万”号在此建造,其工期居然较在普拉造船厂建造的另外三艘多出一年。事实上,阜姆港是匈牙利王国的直辖领地,归属匈牙利政府管理,而这里的居民又以意大利人为主,不少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国家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可想而知,类似的复杂情况在奥匈帝国的各个领域屡见不鲜。
难怪会有人说,德国的名人,俾斯麦,克劳塞维茨,布吕歇尔,毛奇,个个都是穿军装的,名将如云;奥地利的名人,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个个都是文质彬彬,风度娴雅。德国不是没有卡拉扬这样的艺术家,奥地利不是没有欧根亲王这样的悍将,但是他们的光辉就像星星一样,被身旁篝火般的热焰所掩盖……
跟较为乐观的经济形势相比,奥匈帝国的社会改革和军事建设却步履蹒跚、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旧贵族势力的阻挠和历史遗留的难题使得卡尔一世时常面对着有心无力的局面。奥匈军队在战场上的拙劣表现使得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推行军事改革的必要性,卡尔一世和开明将领们希望用现代化的兵役制度取代陈旧落伍的多轨制度,将原先的帝国国防军、王家地方防卫军、地方防卫军这三类部队整合为奥匈帝国联合防卫军,但奥地利政府和匈牙利政府意见不一,帝国议会为此争吵不休,迄今为止也只是试验性地组建了两个新式步兵团,测试的效果尚可,可是大规模的推广依然受到军队兵员民族多、语言杂、文化素质低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前进一片混沌。
相较而言,奥匈帝国海军的事务就要单纯一些,因为制约它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在于政府投入。大战期间,发生在北海和挪威海的几场大海战给奥匈帝国的海军将领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联合力量级远不足以同英德两国的无畏舰乃至超无畏舰相抗衡。要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通常有改装升级现有战舰和设计建造新舰两条道路。老奥皇弗朗茨一世在位时,奥匈海军选择了较为保守和经济的方式,即对四艘联合力量级进行有限的技术改装。
新皇卡尔一世登基后,很快推动确立了新一级主力舰的建造方案。新战舰被命名为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初步设计是采用斯柯达k14型45倍径350毫米舰炮,一旦建成,将成为环地中海国家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级超无畏舰。受到国家经济和财政形势的限制,最初的计划是建造三艘,即:1918年和1919年分别开工建造一艘,1921年再开工建造第三艘。到了1918年底,奥匈帝国的经济状况有了好转,在卡尔一世的强烈要求下,奥地利帝国议会增加了第四艘的建造预算,并将三号舰的开工时间提前一年,四号舰则定于1921年开工。这样一来,奥匈帝国连续四年开工建造新型主力舰。按照工程预期,四艘超无畏舰将于1926年前全部服役,届时奥匈海军将对意大利海军获得前所未有的压倒性优势。
尽管奥匈帝国与德国、爱尔兰之间有着紧密的同盟关系,但在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的设计建造阶段,奥匈海军并没有过多允许德国和爱尔兰的工程技术专家参与进来,只是部分借鉴了德国巴伐利亚级的设计经验。此番前来,夏树向卡尔一世询问起新战舰的性能,对方有取舍地透露了一些细节。
在夏树看来,卡尔一世虽然跟已故的斐迪南大公一样热衷海军事务,渴望将奥匈舰队打造成第一流的海军力量,却不是那种精通海军战略战术的内行。他们显然觉得海战跟陆战一样,决定胜负的首要因素是枪炮性能,所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的总体方案注重火力和航速,防护和损管能力仍被放在了稍次要的位置,抗沉性能恐怕要比英德两国的现役超无畏舰低一个档次。
如果奥匈海军的定位始终是亚得里亚海乃至地中海北岸的区域性力量,那么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的设计方案足以应付奥匈海军面临的绝大多数挑战,但卡尔一世已经不满足于统治一个单纯的大陆国家,他意识到巴尔干半岛的贫瘠土地争之无用,向海洋扩张才是这个二元制国家的唯一出路,借着大战改变世界格局的机会,他一边为奥匈帝国获取海外殖民地积极奔走努力,一边敦促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为海军建设和商船队发展增加投入。一旦迈出了亚得里亚海乃至地中海,奥匈海军所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造舰风格颇为相似的意大利海军,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作为未来一个阶段的主力舰型,且不说技术上的前瞻性,至少要符合目前的主流标准。有鉴于此,夏树向卡尔一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建议奥匈帝国对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三号和四号舰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改良,在小幅度增加战舰排水量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防护装甲、改进水密设施、取消水下鱼雷发射管等方式,尽可能增强了它们的防护和损管能力。
见卡尔一世被说动了,夏树借机表示,爱尔兰海军设计部门可以无偿帮助奥匈海军进行新式主力舰的技术改良,保证改进方案能够跟当前英德两国的现役主力舰媲美,奥皇表示他将在征询海军将领们意见后做出决定。
“库-丘林”号抵达奥匈帝国的阜姆港时,正好碰上爱尔兰最大的远洋商船“帕苏朗”号在此装卸货物。自从三国经贸协定签署生效以来,爱尔兰的商船队频繁进出奥匈帝国和西班牙港口,将西里西亚、波西米亚出产的工业品和埃布罗河谷地、安达卢西亚平原出产的农牧产品运往世界各地,换来这两个国家所需要的工业原料、生活消耗品以及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转的外汇资金,既巩固了三国经贸联盟的合作关系,又给爱尔兰的航运业带来了旺盛的生机。
三国经贸同盟带来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但还不是奥匈帝国这两年来显露复苏迹象的主要动因。奥匈帝国属于战争的胜利一方,很多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都通过停战条约得到了补偿奥匈军队进占塞尔维亚和南乌克兰,暂时捻灭了国内斯拉夫民族的独立****;数十万俄国战俘的强制劳动,基本修复了东加里西亚受战火摧残的交通和工业设施;南波兰和东乌克兰十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及生活在这里的百万居民划归奥匈版图,出产自此的粮食大大改善了奥匈国内的物价膨胀状况。且不论这些因素各自发挥了多大的作用,经济状况的改善和国家税收的增长使得奥匈帝国的大多数地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各阶层民众对奥皇卡尔一世敬慕有加,人们期待哈布斯堡王朝的新领袖能够带领这个多民族的庞大帝国走出低谷、走向辉煌。
关系紧密的盟友前来造访,在国内威望空前的卡尔一世撇下繁重公务前来会面,美丽端庄的齐塔皇后默契随行。为了感谢爱尔兰国王对奥匈帝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帮助作用,卡尔一世将哈布斯堡王朝历史悠久的金羊毛勋章颁发给了爱尔兰国王,并带来了帝国议会已同意向爱尔兰订造新巡洋舰的好消息在此之前,奥匈帝国和爱尔兰两国已围绕这项军购协议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会商协谈,一旦造舰协议签署,爱尔兰利默里克皇家造船厂将在三年内为奥匈海军建造两艘装配飞机弹射器和舰载侦察机的6000吨级轻巡洋舰这是新世纪以来奥匈帝国向国外购买的最大吨位的军用舰艇。
此番在阜姆港的会晤,两位君主避开公众视线,在私密的居所进行了单独会面。夏树有心探讨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卡尔一世却有些心烦,他以相对委婉和隐晦的方式倾诉自己在处理国家事务时遇到的诸多阻碍。两艘现代化轻巡洋舰的订购事项之所以一拖再拖,并不是因为奥匈海军对爱尔兰的设计方案有所不满,而是因为奥匈帝国内部的反对声音当时有来自政府官员的反对,有来自民间人士的抗议,最后还招来了德国政府的横插一杠。区区1600万马克的造舰订单尚且闹得沸沸扬扬,更别说金额更大、影响力更广的事务了。
夏树知道,年轻气盛的卡尔一世有让国家重回强国之列的勃勃雄心,怎奈如今的奥匈帝国依然是华尔兹和美酒的时代,人们沉醉于享受,社会运转的节奏就如同迟暮的老者,懈怠拖沓的官僚作风充斥在帝国的各级政府部门,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民族情绪使得帝国治下的五千多万国民如同一盘散沙,地缘和地域因素更是人力难以改变的。例如阜姆港,它是奥匈帝国最大的海港和造船业中心,联合力量级无畏舰中的“圣伊斯特万”号在此建造,其工期居然较在普拉造船厂建造的另外三艘多出一年。事实上,阜姆港是匈牙利王国的直辖领地,归属匈牙利政府管理,而这里的居民又以意大利人为主,不少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国家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可想而知,类似的复杂情况在奥匈帝国的各个领域屡见不鲜。
难怪会有人说,德国的名人,俾斯麦,克劳塞维茨,布吕歇尔,毛奇,个个都是穿军装的,名将如云;奥地利的名人,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个个都是文质彬彬,风度娴雅。德国不是没有卡拉扬这样的艺术家,奥地利不是没有欧根亲王这样的悍将,但是他们的光辉就像星星一样,被身旁篝火般的热焰所掩盖……
跟较为乐观的经济形势相比,奥匈帝国的社会改革和军事建设却步履蹒跚、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旧贵族势力的阻挠和历史遗留的难题使得卡尔一世时常面对着有心无力的局面。奥匈军队在战场上的拙劣表现使得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推行军事改革的必要性,卡尔一世和开明将领们希望用现代化的兵役制度取代陈旧落伍的多轨制度,将原先的帝国国防军、王家地方防卫军、地方防卫军这三类部队整合为奥匈帝国联合防卫军,但奥地利政府和匈牙利政府意见不一,帝国议会为此争吵不休,迄今为止也只是试验性地组建了两个新式步兵团,测试的效果尚可,可是大规模的推广依然受到军队兵员民族多、语言杂、文化素质低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前进一片混沌。
相较而言,奥匈帝国海军的事务就要单纯一些,因为制约它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在于政府投入。大战期间,发生在北海和挪威海的几场大海战给奥匈帝国的海军将领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联合力量级远不足以同英德两国的无畏舰乃至超无畏舰相抗衡。要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通常有改装升级现有战舰和设计建造新舰两条道路。老奥皇弗朗茨一世在位时,奥匈海军选择了较为保守和经济的方式,即对四艘联合力量级进行有限的技术改装。
新皇卡尔一世登基后,很快推动确立了新一级主力舰的建造方案。新战舰被命名为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初步设计是采用斯柯达k14型45倍径350毫米舰炮,一旦建成,将成为环地中海国家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级超无畏舰。受到国家经济和财政形势的限制,最初的计划是建造三艘,即:1918年和1919年分别开工建造一艘,1921年再开工建造第三艘。到了1918年底,奥匈帝国的经济状况有了好转,在卡尔一世的强烈要求下,奥地利帝国议会增加了第四艘的建造预算,并将三号舰的开工时间提前一年,四号舰则定于1921年开工。这样一来,奥匈帝国连续四年开工建造新型主力舰。按照工程预期,四艘超无畏舰将于1926年前全部服役,届时奥匈海军将对意大利海军获得前所未有的压倒性优势。
尽管奥匈帝国与德国、爱尔兰之间有着紧密的同盟关系,但在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的设计建造阶段,奥匈海军并没有过多允许德国和爱尔兰的工程技术专家参与进来,只是部分借鉴了德国巴伐利亚级的设计经验。此番前来,夏树向卡尔一世询问起新战舰的性能,对方有取舍地透露了一些细节。
在夏树看来,卡尔一世虽然跟已故的斐迪南大公一样热衷海军事务,渴望将奥匈舰队打造成第一流的海军力量,却不是那种精通海军战略战术的内行。他们显然觉得海战跟陆战一样,决定胜负的首要因素是枪炮性能,所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的总体方案注重火力和航速,防护和损管能力仍被放在了稍次要的位置,抗沉性能恐怕要比英德两国的现役超无畏舰低一个档次。
如果奥匈海军的定位始终是亚得里亚海乃至地中海北岸的区域性力量,那么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的设计方案足以应付奥匈海军面临的绝大多数挑战,但卡尔一世已经不满足于统治一个单纯的大陆国家,他意识到巴尔干半岛的贫瘠土地争之无用,向海洋扩张才是这个二元制国家的唯一出路,借着大战改变世界格局的机会,他一边为奥匈帝国获取海外殖民地积极奔走努力,一边敦促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为海军建设和商船队发展增加投入。一旦迈出了亚得里亚海乃至地中海,奥匈海军所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造舰风格颇为相似的意大利海军,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作为未来一个阶段的主力舰型,且不说技术上的前瞻性,至少要符合目前的主流标准。有鉴于此,夏树向卡尔一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建议奥匈帝国对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三号和四号舰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改良,在小幅度增加战舰排水量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防护装甲、改进水密设施、取消水下鱼雷发射管等方式,尽可能增强了它们的防护和损管能力。
见卡尔一世被说动了,夏树借机表示,爱尔兰海军设计部门可以无偿帮助奥匈海军进行新式主力舰的技术改良,保证改进方案能够跟当前英德两国的现役主力舰媲美,奥皇表示他将在征询海军将领们意见后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