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夜,月色收敛,星光消无,相隔数米仅能辨出人影,而在位于科恩半岛东部的海滨小镇克里基厄斯,几根刺眼的光柱射向苍穹,在深邃的天幕留下若有若无的圆形光斑,也给地面上的人们提供了额外的光线。
几个小时前,狂风骤雨般的炮击如炼狱之火,无情摧毁了这个美丽恬静的度假小镇。由于是战争爆发首日,许多平民还没来得及疏散,驻扎及后续增援的英军部队亦在炮击中死伤惨重。
回望在上一场大战中,英国本土还未曾遭到过如此凶狠毒辣的摧残。
于是乎,那个每年迎来送走数十万旅客的火车站被烧成了一堆灰烬,穿城而过的铁路线遭到破坏性的打击,一发重磅炮弹就足以将十数米范围内的铁轨连同枕木撕成碎片,然而短短几个小时,坍落在铁路线上的瓦砾碎片基本被清理一空,几个巨大的弹坑被填实,覆以新的枕木和铁轨,一节节模样狰狞的列车炮依次摆开,一根根巨大的炮管傲然昂起……
“最后五分钟准备!所有人加快速度!牢记操程,注意安全!”
一名头戴平沿钢盔、身穿卡其色军装的中年军官宛若一只斗志高昂的雄鸡,昂着下巴,挺着胸膛,双手背在身后,用不逊于男中音的浑厚声调和抑扬顿挫的伦敦腔调提醒忙碌中的官兵们,留给大家的时间已经很少很少了。
每一门列车炮都是一件精密复杂的机械,需要十几二十名训练有素的军人才能顺利运转,而检查部件、校调诸元、装填弹药,每一个环节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更何况敌军白昼轰炸、夜间炮击,使得北威尔士地区的铁路系统濒于瘫痪。为了让这些列车炮顺利开抵科恩半岛,英军工程部队以及紧急抽调的铁路工人彻夜忙碌,总算不负重望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五分钟的时间未及一半,远处突然传来了震天动地的轰响声,重炮开火所产生的炮焰顿时染红了天际,强烈的震感经由地面传递到了人们脚下,炮弹划过头顶的啸声转瞬即逝。
许多人不由自主地停下手里的工作转头张望。
巨大的隆响一声接着一声,前后总共响了六次,知情者心中了然,这定然是那六门代号k11的343毫米超重型列车炮发威了。它们所使用的炮身全部取自于被击沉在泰晤士河口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阿贾克斯”号,而且使用的是1914年以前生产的弹药按照当时的标准,英国海军所储备的大口径炮弹严重短缺,所以海军部在开战后立即向军工厂发去了紧急订单,几个月之后,油光发亮的炮弹堆满海军仓库,与之匹配的战舰数量却急剧减少了。战争结束后,英*队每年的实弹训练都在消耗库存,然而近二十年下来,存余数量依然非常庞大,而且拿出来基本上都能正常使用,一方面可见英国的军工技术质量之高,后勤保管条件之优,另一方面也是大英帝国由盛转衰这一历史剧变的无奈见证。
口径越大的列车炮,炮架转向能力往往越弱,甚至只能固定在车厢上,射界调整必须依靠铁轨进行,距离克里基厄斯数公里的铁路转运场是周边唯一能够让列车调整方向的地方,所以六门k11选择那里作为射击阵地,余下的列车炮之所以开抵克里基厄斯,最关键的因素便是射程英军列装的大口径火炮,哪怕是上个世纪的产物,绝对射程都在二三十公里以上,问题在于非制式列车炮的构造通常不那么尽善尽美,例如一些使用老式巡洋舰8英寸主炮的列车炮,最大射击仰角18度,有效射程在22公里左右,要想轰击在阿伯索赫登陆的德军部队,就必须部署在克里基厄斯或离那里更近的地方。
借着微弱的光线,军官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然后大声招呼道:“最后三分钟,检查固定旋钮,闭紧炮闩,确保万无一失!”
人们默默无言地检查着每一门列车炮的控制装置。这些列车炮,有的属于批量生产的制式武器,例如4毫米口径的k10、356毫米口径的k3、305毫米口径的k9,而更多的是在列车车厢上安装火炮的“废物再利用”受制于伦敦停战条约的条款,许多已经开工建造的舰艇不得不就地拆解,英国海军没资金也没必要修复数量可观的受损舰艇,这样就有数以百计的海军火炮成为了战后的冗余物资。尽管德国人开出了慷慨的价格予以收购,但执掌英国海军的高级官员们坚持将它们封存起来,这笔代价低廉的“投资”在十年后收到了丰厚的回报,随着国际局势重新变得紧张起来,英国人很快利用这些高质量的火炮组建了规模庞大的列车炮部队,为保卫不列颠本土增添了一股颇具战略威慑作用的军事力量。
片刻过后,又一阵巨大的轰隆声磅礴响起,但音阶跟之前六尊“巨无霸”发威的声势存在明显的差别。
炮啸过后,尖锐的哨声此起彼伏,气氛骤然紧张起来,炮位上的士兵们纷纷捂起耳朵。
哨声停息数秒,而后再次响起,停在铁轨上的列车炮一门接着一门击发,仿佛一头头猛兽发出震怒的咆哮。地面持续颤抖,迸射而出的炮焰照亮了周围的废墟,照亮了那一张张表情严肃的脸庞。
硝烟弥漫,尘烟四起,视线模糊,混沌不清,唯有那个浑厚坚定的声音依然如故。
“装填标准弹药!限时五分钟!”
配备机械辅助装弹设备,装填后可自动复位或能够以任意角度进行装填的的战舰主炮,通常在一分钟内完成弹药的再装填,德国人的无畏舰和超无畏舰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两发的惊人射速,而多数列车炮基本依靠人工操作,装填时需要将炮管降到固定装填角度,射击时再重新抬起炮口,如此繁杂的程序,射击速度自然要比舰炮慢得多。那些口径超过300毫米的陆上巨无霸,每小时的射击次数能够达到五次以上就很不错了。
刺鼻的硝烟萦绕四周,头戴平顶钢盔的士兵们有条不紊地相互协作,只见一根根高昂的炮管缓缓降下,沉重的炮闩开启,滚烫的弹壳退出,一两百公斤重的弹头和几十公斤重的发射药被送入装填滑轨,再通过人工填塞或液压助力进行装填,炮管缓缓昂起,重新回到射击角度。
在此过程中,负责现场调度的中年军官三番两次地掏出怀表。重炮射速有规定的训练标准,但在战场上往往没有硬性指标,此时之所以会如此紧迫,只因天亮之后敌军战机定会循迹而至,英国空军的总体实力本来就处于劣势,前一天的战斗又折损了大量战机,接下来根本没把握保护好地面部队,所以前线英军的进攻行动将在天亮前暂告段落,列车炮部队也被要求在天明时分结束炮击,采用伪装手段就地隐蔽或是迅速撤往后方分散隐蔽。
除了实力占优的联军航空部队,支援登陆作战的联军战舰亦是不可不防的潜在威胁。稍早些时候,英国海军的雷击舰艇对夜间炮击科恩半岛东南部目标的联军舰队实施了突袭,双方展开了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英国舰艇以近乎全军覆没的代价给予联军沉重打击,联军舰队被迫后撤,英剧地面部队得以在第二轮攻势中夺取了联军登陆部队的外围防线,在后续作战行动中占得先机。
五分钟时限到了,发令射击的哨声却没有响起。守在野战电话旁的军官接到新的指令,迅即将一组数据报给负责现场调度的指挥官。
几个小时前,狂风骤雨般的炮击如炼狱之火,无情摧毁了这个美丽恬静的度假小镇。由于是战争爆发首日,许多平民还没来得及疏散,驻扎及后续增援的英军部队亦在炮击中死伤惨重。
回望在上一场大战中,英国本土还未曾遭到过如此凶狠毒辣的摧残。
于是乎,那个每年迎来送走数十万旅客的火车站被烧成了一堆灰烬,穿城而过的铁路线遭到破坏性的打击,一发重磅炮弹就足以将十数米范围内的铁轨连同枕木撕成碎片,然而短短几个小时,坍落在铁路线上的瓦砾碎片基本被清理一空,几个巨大的弹坑被填实,覆以新的枕木和铁轨,一节节模样狰狞的列车炮依次摆开,一根根巨大的炮管傲然昂起……
“最后五分钟准备!所有人加快速度!牢记操程,注意安全!”
一名头戴平沿钢盔、身穿卡其色军装的中年军官宛若一只斗志高昂的雄鸡,昂着下巴,挺着胸膛,双手背在身后,用不逊于男中音的浑厚声调和抑扬顿挫的伦敦腔调提醒忙碌中的官兵们,留给大家的时间已经很少很少了。
每一门列车炮都是一件精密复杂的机械,需要十几二十名训练有素的军人才能顺利运转,而检查部件、校调诸元、装填弹药,每一个环节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更何况敌军白昼轰炸、夜间炮击,使得北威尔士地区的铁路系统濒于瘫痪。为了让这些列车炮顺利开抵科恩半岛,英军工程部队以及紧急抽调的铁路工人彻夜忙碌,总算不负重望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五分钟的时间未及一半,远处突然传来了震天动地的轰响声,重炮开火所产生的炮焰顿时染红了天际,强烈的震感经由地面传递到了人们脚下,炮弹划过头顶的啸声转瞬即逝。
许多人不由自主地停下手里的工作转头张望。
巨大的隆响一声接着一声,前后总共响了六次,知情者心中了然,这定然是那六门代号k11的343毫米超重型列车炮发威了。它们所使用的炮身全部取自于被击沉在泰晤士河口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阿贾克斯”号,而且使用的是1914年以前生产的弹药按照当时的标准,英国海军所储备的大口径炮弹严重短缺,所以海军部在开战后立即向军工厂发去了紧急订单,几个月之后,油光发亮的炮弹堆满海军仓库,与之匹配的战舰数量却急剧减少了。战争结束后,英*队每年的实弹训练都在消耗库存,然而近二十年下来,存余数量依然非常庞大,而且拿出来基本上都能正常使用,一方面可见英国的军工技术质量之高,后勤保管条件之优,另一方面也是大英帝国由盛转衰这一历史剧变的无奈见证。
口径越大的列车炮,炮架转向能力往往越弱,甚至只能固定在车厢上,射界调整必须依靠铁轨进行,距离克里基厄斯数公里的铁路转运场是周边唯一能够让列车调整方向的地方,所以六门k11选择那里作为射击阵地,余下的列车炮之所以开抵克里基厄斯,最关键的因素便是射程英军列装的大口径火炮,哪怕是上个世纪的产物,绝对射程都在二三十公里以上,问题在于非制式列车炮的构造通常不那么尽善尽美,例如一些使用老式巡洋舰8英寸主炮的列车炮,最大射击仰角18度,有效射程在22公里左右,要想轰击在阿伯索赫登陆的德军部队,就必须部署在克里基厄斯或离那里更近的地方。
借着微弱的光线,军官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然后大声招呼道:“最后三分钟,检查固定旋钮,闭紧炮闩,确保万无一失!”
人们默默无言地检查着每一门列车炮的控制装置。这些列车炮,有的属于批量生产的制式武器,例如4毫米口径的k10、356毫米口径的k3、305毫米口径的k9,而更多的是在列车车厢上安装火炮的“废物再利用”受制于伦敦停战条约的条款,许多已经开工建造的舰艇不得不就地拆解,英国海军没资金也没必要修复数量可观的受损舰艇,这样就有数以百计的海军火炮成为了战后的冗余物资。尽管德国人开出了慷慨的价格予以收购,但执掌英国海军的高级官员们坚持将它们封存起来,这笔代价低廉的“投资”在十年后收到了丰厚的回报,随着国际局势重新变得紧张起来,英国人很快利用这些高质量的火炮组建了规模庞大的列车炮部队,为保卫不列颠本土增添了一股颇具战略威慑作用的军事力量。
片刻过后,又一阵巨大的轰隆声磅礴响起,但音阶跟之前六尊“巨无霸”发威的声势存在明显的差别。
炮啸过后,尖锐的哨声此起彼伏,气氛骤然紧张起来,炮位上的士兵们纷纷捂起耳朵。
哨声停息数秒,而后再次响起,停在铁轨上的列车炮一门接着一门击发,仿佛一头头猛兽发出震怒的咆哮。地面持续颤抖,迸射而出的炮焰照亮了周围的废墟,照亮了那一张张表情严肃的脸庞。
硝烟弥漫,尘烟四起,视线模糊,混沌不清,唯有那个浑厚坚定的声音依然如故。
“装填标准弹药!限时五分钟!”
配备机械辅助装弹设备,装填后可自动复位或能够以任意角度进行装填的的战舰主炮,通常在一分钟内完成弹药的再装填,德国人的无畏舰和超无畏舰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两发的惊人射速,而多数列车炮基本依靠人工操作,装填时需要将炮管降到固定装填角度,射击时再重新抬起炮口,如此繁杂的程序,射击速度自然要比舰炮慢得多。那些口径超过300毫米的陆上巨无霸,每小时的射击次数能够达到五次以上就很不错了。
刺鼻的硝烟萦绕四周,头戴平顶钢盔的士兵们有条不紊地相互协作,只见一根根高昂的炮管缓缓降下,沉重的炮闩开启,滚烫的弹壳退出,一两百公斤重的弹头和几十公斤重的发射药被送入装填滑轨,再通过人工填塞或液压助力进行装填,炮管缓缓昂起,重新回到射击角度。
在此过程中,负责现场调度的中年军官三番两次地掏出怀表。重炮射速有规定的训练标准,但在战场上往往没有硬性指标,此时之所以会如此紧迫,只因天亮之后敌军战机定会循迹而至,英国空军的总体实力本来就处于劣势,前一天的战斗又折损了大量战机,接下来根本没把握保护好地面部队,所以前线英军的进攻行动将在天亮前暂告段落,列车炮部队也被要求在天明时分结束炮击,采用伪装手段就地隐蔽或是迅速撤往后方分散隐蔽。
除了实力占优的联军航空部队,支援登陆作战的联军战舰亦是不可不防的潜在威胁。稍早些时候,英国海军的雷击舰艇对夜间炮击科恩半岛东南部目标的联军舰队实施了突袭,双方展开了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英国舰艇以近乎全军覆没的代价给予联军沉重打击,联军舰队被迫后撤,英剧地面部队得以在第二轮攻势中夺取了联军登陆部队的外围防线,在后续作战行动中占得先机。
五分钟时限到了,发令射击的哨声却没有响起。守在野战电话旁的军官接到新的指令,迅即将一组数据报给负责现场调度的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