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儒学(1/2)
不过事实证明是薛夷光多虑了,等到她见到据说发明了水泥的商人后,她才知道这个水泥确实是仿照罗马当初所用的水泥制成,这种失效的罗马水泥是其自己琢磨出来的。
“如此说来你精通罗马语?”薛夷光看着被带到自己面前的人,惊讶地问道:“你去过罗马?”
“草民是商人,去过不少地方,欧罗巴等一些地方都去过。”此人叫做焦永,他答道:“草民从小跟随父亲去过很多地方,所以这一路上的语言不说多精通,日常的交流什么的是没有问题的,至于罗马的文化,是草民十分感兴趣,特地在当地住了一段时间学的。”
薛夷光没有想到这个时代还有这样的人才,她很是欣喜,道:“我听说你喜欢翻译东西,你都翻译过什么?”
“一些当地的诗词文章,还有一些几何等算学方面的书籍,都略有一些涉猎。”焦永老老实实地答道,这些都是她感兴趣的,只不过家中的人都不支持他翻译这些东西觉得没用,只是没有想到闻名天下的皇后娘娘会对西洋学说这么感兴趣。
这让焦永一时间高兴又兴奋,这说明他之前做的那些都是有意义的。
“若是可以,我想要看看你翻译的那些东西。”薛夷光对着焦永笑道:“还有,你想不想入朝为官?”
焦永没有想到这样天大的好事会落到他头上,要知道商人的地位和官员那是天差地别,他父亲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改变商人的身份,从商变农,让他去考科举,只可惜他志不在此,他对做文章没什么兴趣,天赋也不大。
焦永从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得到皇后的垂青,不用从商转农,直接就成了士。
从小到大,其实焦永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做官,他虽然喜欢读书,但是对有着各种要求的科举确实没有办法,他不擅长科举,他也不想要科举,他喜欢到处见识各地各国的风光,喜欢去那些在大魏从来没有记载的地方,喜欢各地的风俗文化,这一切都注定了他在科举上不会有成就,相反他喜欢行商途中的各国风情。
“草民恐怕当不了官。”焦永想了想,最后还是拒绝了薛皇后的一片好心,他知道自己这样的做法是不敬,是不识抬举,但他还是道:“草民不擅长做官,而且也当不了一个好官。”
薛夷光听后觉得好笑,她这还是第一次遇到在大魏不想当官的人,可以说这位焦永是个特例了。
“怎么就当不了一个好官了?”薛夷光笑着问道,焦永是人才,而且只从他会的那么多语言来说,他可以算是一个天才,不要觉得行商的人就一定会这么多的语言,更多的交易可以不依靠语言,而且当地或者是他们身边也会有类似向导一样的人,能够精通多国语言的人,在语言上可以说是相当有天赋了。
“草民受不了呆在一个地方太久。”焦永实话实说道:“而且草民也不会做官,治理一方这些草民也学不会,草民只能多翻译一些书籍,其他的真的做不了什么。”他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
薛夷光听到这话有些好笑,像焦永这么有自知之明的人可以说是不多了,她笑道:“我也没想过让你为政一方,就是你愿意,我也不敢让你去。”她算是理解焦永是什么人了,这样的人不喜欢自己被束缚,有个性,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东西。
“如果可以我更希望你能够走遍世界。”薛夷光笑道:“了解当地更多的文化和知识,了解当地最先进的技术,将这些技术和知识翻译好传回大魏,如此功劳就很大了,若是你愿意为大魏出一份力,我倒是可以举荐你任文英阁学士,日后你去各地,也好有大魏的庇佑。”
现在至未来的几百年,正是西方飞速发展的时候,薛夷光自然是希望这个时候大魏不要落在后面,她会在大魏鼓励创新,努力发展科技,但科学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不断地吸取外来的先进知识,融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做出更多的成就,闭门造车那是绝对不可行的。
历史上凡是强大的王朝,它们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开放包容,只有开放和包容才能创造出盛世。开放和包容是一种对文化和国力的自信,不怕外人学走我们现有的科技,那是因为我们能创造出更先进的知识,这就是一种自信。
对现在的大魏,薛夷光认为现在的大魏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有足够的国力去支持自己开放和包容。
焦永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不用呆在大魏,可以继续自己的喜爱,也一样可以得到官职,这对他来说欣喜极了,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要是还不答应,那就是真的不识抬举了,而且他也愿意答应。
“草民愿意,谢娘娘恩典。”焦永赶紧对着薛夷光叩首谢恩。
“回去后别忘了将你翻译的书拿来给我看看。”薛夷光笑着道,一个翻译巨匠其实是很难得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首先要经过语言和文字的转换,若是语言不通,谈何交流与学习?
这也就是薛夷光对焦永看重的原因,焦永这样的翻译巨匠在大魏实在是很难得。
“如此说来你精通罗马语?”薛夷光看着被带到自己面前的人,惊讶地问道:“你去过罗马?”
“草民是商人,去过不少地方,欧罗巴等一些地方都去过。”此人叫做焦永,他答道:“草民从小跟随父亲去过很多地方,所以这一路上的语言不说多精通,日常的交流什么的是没有问题的,至于罗马的文化,是草民十分感兴趣,特地在当地住了一段时间学的。”
薛夷光没有想到这个时代还有这样的人才,她很是欣喜,道:“我听说你喜欢翻译东西,你都翻译过什么?”
“一些当地的诗词文章,还有一些几何等算学方面的书籍,都略有一些涉猎。”焦永老老实实地答道,这些都是她感兴趣的,只不过家中的人都不支持他翻译这些东西觉得没用,只是没有想到闻名天下的皇后娘娘会对西洋学说这么感兴趣。
这让焦永一时间高兴又兴奋,这说明他之前做的那些都是有意义的。
“若是可以,我想要看看你翻译的那些东西。”薛夷光对着焦永笑道:“还有,你想不想入朝为官?”
焦永没有想到这样天大的好事会落到他头上,要知道商人的地位和官员那是天差地别,他父亲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改变商人的身份,从商变农,让他去考科举,只可惜他志不在此,他对做文章没什么兴趣,天赋也不大。
焦永从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得到皇后的垂青,不用从商转农,直接就成了士。
从小到大,其实焦永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做官,他虽然喜欢读书,但是对有着各种要求的科举确实没有办法,他不擅长科举,他也不想要科举,他喜欢到处见识各地各国的风光,喜欢去那些在大魏从来没有记载的地方,喜欢各地的风俗文化,这一切都注定了他在科举上不会有成就,相反他喜欢行商途中的各国风情。
“草民恐怕当不了官。”焦永想了想,最后还是拒绝了薛皇后的一片好心,他知道自己这样的做法是不敬,是不识抬举,但他还是道:“草民不擅长做官,而且也当不了一个好官。”
薛夷光听后觉得好笑,她这还是第一次遇到在大魏不想当官的人,可以说这位焦永是个特例了。
“怎么就当不了一个好官了?”薛夷光笑着问道,焦永是人才,而且只从他会的那么多语言来说,他可以算是一个天才,不要觉得行商的人就一定会这么多的语言,更多的交易可以不依靠语言,而且当地或者是他们身边也会有类似向导一样的人,能够精通多国语言的人,在语言上可以说是相当有天赋了。
“草民受不了呆在一个地方太久。”焦永实话实说道:“而且草民也不会做官,治理一方这些草民也学不会,草民只能多翻译一些书籍,其他的真的做不了什么。”他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
薛夷光听到这话有些好笑,像焦永这么有自知之明的人可以说是不多了,她笑道:“我也没想过让你为政一方,就是你愿意,我也不敢让你去。”她算是理解焦永是什么人了,这样的人不喜欢自己被束缚,有个性,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东西。
“如果可以我更希望你能够走遍世界。”薛夷光笑道:“了解当地更多的文化和知识,了解当地最先进的技术,将这些技术和知识翻译好传回大魏,如此功劳就很大了,若是你愿意为大魏出一份力,我倒是可以举荐你任文英阁学士,日后你去各地,也好有大魏的庇佑。”
现在至未来的几百年,正是西方飞速发展的时候,薛夷光自然是希望这个时候大魏不要落在后面,她会在大魏鼓励创新,努力发展科技,但科学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不断地吸取外来的先进知识,融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做出更多的成就,闭门造车那是绝对不可行的。
历史上凡是强大的王朝,它们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开放包容,只有开放和包容才能创造出盛世。开放和包容是一种对文化和国力的自信,不怕外人学走我们现有的科技,那是因为我们能创造出更先进的知识,这就是一种自信。
对现在的大魏,薛夷光认为现在的大魏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有足够的国力去支持自己开放和包容。
焦永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不用呆在大魏,可以继续自己的喜爱,也一样可以得到官职,这对他来说欣喜极了,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要是还不答应,那就是真的不识抬举了,而且他也愿意答应。
“草民愿意,谢娘娘恩典。”焦永赶紧对着薛夷光叩首谢恩。
“回去后别忘了将你翻译的书拿来给我看看。”薛夷光笑着道,一个翻译巨匠其实是很难得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首先要经过语言和文字的转换,若是语言不通,谈何交流与学习?
这也就是薛夷光对焦永看重的原因,焦永这样的翻译巨匠在大魏实在是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