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檄文,政事堂已经看过,并无太多修改润色之处,只有四个字,是否可改成重申纲纪?”

    赵桓不用想都知道吕颐浩说的是什么,他坚决摇头,“别的都可以改,唯独这四个字不能改……若是改了,朕的北伐也就败了。”

    吕颐浩老脸发苦,均田平役,这四个字代表了赵桓对待财税的态度。哪怕到目前为主,在大宋辖区之中,推行的经济政策,还仅限于土断,摊丁入亩,清丈土地,退出五百亩以上的田地,限制最高地租……这些毫无疑问,都包含着公平的含义,但是距离真正的均田平役还有很大差距,也有不少上下其手的空间……再说得露骨一点,不过是为了打仗,临时的措施而已。

    等着战事太平下来,官家就会松口,哪怕官家不说话,朝中诸公也会想办法放松的,难道还真的要跟自己过不去吗?

    这是很多人的看法,可问题是一旦将均田平役写入最重要的北伐檄文当中,不光是两河之地,甚至整个天下,都要跟着改过来。

    总不能两河平均,其他地方不平均吧?

    而真正平均了田亩徭役……这个难度几乎是新建一个朝廷啊!

    毕竟只有开国的时候,才有魄力做这件事。

    等到盘根错节,无法撼动的时候,就只能修修补补,得过且过了。

    “官家,当下人心所向,自然是愿意北伐的,朝野上下,也都以为官家必胜……当此时刻,老臣以为不该颁布这种檄文,扰乱人心啊!”

    赵桓含笑,“吕相公,你是好心,朕如何不知道!可你想过没有……如果单纯从兵力计算,朕是不该北伐的。”

    吕颐浩咧嘴苦笑,讨论了这些天,他虽然不清楚最后的北伐方略,但是总体势力对比,这位首相大人还是一清二楚的。

    首先一点,这一次大宋北伐,没有计算大辽的兵力,也没有计算蒙古,只是什么国际纵队,更是被当成了气氛组。

    说白了,就是大宋和金国的决战,再算其他的,都是扯淡。

    那宋金两国,兵力对比如何呢?

    前面提到过,金国一共设立六个都统司,每个都统司五六万人,加起来就是三十万……当然这三十万是包含了大量降兵的,女真的核心就是河北和河东两路兵马,大约十二万人。

    这是女真战力的核心,也是最强大的武力。

    自从跟大宋开战以来,战场损失,老病,瘟疫,全都加起来,损失了差不多一半。不过由于金国施行猛安谋克制,一人死后,家人需要递补上来,因此十二个万户的建制还在,另外金国又单独组建了铁浮屠和拐子马……也就是说,女真的核心主力,至少还有当年的八成。

    在女真兵马之外,常胜军,义胜军,河北的汉儿新军,加起来至少有十万之数,另外还有契丹降兵,渤海兵,奚族兵马,蒙兀兵,高丽兵,甚至包括搜罗的蛮兵……三十万兵力还是有的。

    这一点在金国的公文上就能知道,金人时常宣称河朔战兵三十万!

    当然了,眼下的金国必定是有吹嘘水分的。

    但是有一点却也需要计算,那就是两河的地主武装,从阶级立场来看,他们必定是会站在金人一边的,这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反观宋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