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朱熹,你们两个都是大才子,现在岳王送来了这份札子,你们也都看了,心中有什么体悟?”

    赵桓笑容可掬,询问两个人。

    这俩人大眼瞪小眼,都显得局促不安,不是这个问题难回答,而是官家心思不好揣摩……沉默了好久,陆游才仗着胆子道:“回官家的话,臣,臣以为万事有初,应该推究此番耗费无数力气,万里远征的原因所在。”

    赵桓笑着追问道:“很好,那你就说说看。”

    陆游又是一阵沉默,似乎比刚才还要长。

    就在几乎不耐烦的时候,陆游才开口道:“回官家的话,臣以为欧洲之地,民风迥异,人种不同,纵然官家有心吞下,只怕也未必能行。”

    此话刚说完,朱熹竟然质问道:“陆学士,你是说官家劳民伤财?”

    陆游并不惯着朱熹,而是冷哼道:“官家在上,还轮不到你给我定罪。此番远征的核心要义在于打破疆域阻隔,官家亲自来到万里之外,大宋上下便不能闭上眼睛,堵上耳朵,装成瞎子聋子。”

    “大军所至,华夏上国之风,席卷而来,势不可挡。这便是这一次远征的成果所在,若是还想其他,却是贪心不足了。”

    面对朱熹,陆游敢言多了,也把实际情况说了出来。

    赵桓大动干戈远征,目的何在?

    是要开疆拓土,把地球抱回家吗?

    又或者荡平其他文明,实现中华一统,给自己争取个球长名分吗?

    不是,真的不是。

    虽然赵桓挺看重自己的名声,但是他还没有奢侈到拿几万将士,几千万贯来刷业绩。

    如果没有赵桓,在一百年后,蒙古人也会远征,席卷的范围丝毫不比赵桓小。

    所以这一次大举远征,还真不能算太过超前,只能说提前了一百年而已。

    闻名世界的蒙古远征,留下了什么呢?

    坦白讲,好像并不多……蒙古人战力骇人,打下的地盘也多,但却正因为如此,每到一处,蒙古人就不得不和当地结合,接受当地人的习俗,渐渐失去了蒙古传统。

    而且随着地盘越来越大,四位蒙古大汗,几十年的时间,帝国就分崩离析了。

    渐渐的,蒙古诸汗国相继灭亡,似乎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赵桓组织远征,能比蒙古人强多少?

    包括大宋境内,全都靠着赵桓的威望在压着,等赵桓退位,或者驾崩,还不知道会发展到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