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聚居地之事,诸卿如何看?”

    赵曙显然还在火气之中,韩琦说道:“陛下,广州和泉州等地,大食人聚居已成惯例。”

    大家都是点头。

    所以萧规曹随,所谓惯例,这些都是施政的关窍。

    为政之道,特别是宰辅,首要便是稳重。

    所以萧规曹随,遵循惯例做事,这是无可厚非的。

    “谁的惯例?”

    苏轼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诸位相公,那些大食人原先垄断了海贸,获利甚丰,于是他们就在各处定居下来。那些小国自然不敢,也不会置喙,可这是大宋!”

    宰辅们都在看着他,觉得有些纳闷。

    这个苏轼外号苏大嘴,往日也没见他对朝政发表什么看法,今日这是怎么了?

    赵曙鼓励道:“你说说,朕听着。”

    他担心苏轼在自己和宰辅们的注视下会紧张,可也不想想苏轼是谁。

    这是苏仙啊!

    能写出大江东去的苏仙,大抵面对神仙也不会紧张。

    他从容的道:“大宋自有律法在,外藩人要想在大宋定居可以,可聚居却不妥……”

    宰辅们都有些不渝,苏轼视若未见,“诸位相公想想,若是到了以后,这些人想做些什么,怎么办?”

    曾公亮还以为他会说出些什么道道来,听到是这个,不禁就松了一口气,笑道:“他们若是要闹腾,要造反,不说汴梁禁军,只需巡检司就能压下去,这个……哈哈哈!”

    他觉得是个笑话,可包拯却肃然道:“陛下,臣想起了安禄山。”

    “前唐对安禄山不可谓不厚,可他造反却毫不犹豫,由此可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臣以为苏轼之言甚好,外藩人要在大宋定居可以,但不得聚居,否则以后一旦有变故……”

    他看了曾公亮一眼,“曾相,居安思危啊!”

    太平鼎盛的时候,宰辅就得为以后的衰弱期做准备,这才是名臣。

    否则就想着大宋以后顺风顺水,那等人在包拯看来,不配为宰辅。

    曾公亮拱手道:“是,老夫却轻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