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她略微歪头扫向他两手的视线,君临的声音戛然而止。
力道减弱,最终撤离。
“你是故意气我的是不是?”
“我问你话,为什么不回答?”
“凤殊,我也会生气,也会伤心。不是只有你才恋爱过,你已经度过苦海,我却还在情海里沉浮。你说这样的话,就等于是摁着我的头入水,让我窒息。我会死的,凤殊。总有一天,我会因为你的决绝而死在你手里。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我的爱如果是在让你感到困扰,你的回应就是在谋杀我……”
君临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说到最后,原本的控诉便成了喃喃自语似的痛苦。
凤殊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突然对他感到了抱歉。
“你不要想太多了,以后会遇到更加适合你的人。”
君临蓦地冷冷地瞥了她一眼,“就你一个都够我受了,你觉得我还能够遇到什么更加合适的人?合不合适都要相处之后才知道,没有天生就契合的人。我们已经认识几十年了,即使生了三个孩子,你由始至终依旧认为未来离婚才是我们的结局,你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也是对我没有信心,归根到底,是你没胆子。”
“那就当我是个胆小鬼吧。我实在是厌烦了,君四。你是第一次谈恋爱,所以才会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对过程也汲汲以求,但我不是。我已经走过恋爱的所有必经阶段,从开始,到甜蜜,到结束,我都一一走过了。我就是这么懦弱的人,当对婚恋不再有向往之心后,便再也不愿意浪费自己的一点心力在这方面。”
“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你总觉得不行,不可以,其实是在心里不断地暗示着自己你不配拥有一段新的感情,你不会有人真正地爱你到老。与其说是胆子小,不如说你是害怕自己再次投入之后,又迎来让你心痛的结局。可是凤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当你拒绝了痛苦的可能,你也同时将幸福的可能拒之门外。
没有失望,哪里来的希望?没有磨合,哪里来的契合?没有眼泪,哪里来的笑容?没有不幸,又从哪里来的幸福?”
凤殊沉默。
她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
这就像催婚的父母,对子女说尽了好话歹话,劝他们要勇敢去拥抱新生活,去创造新生命,去开启新使命,去享受踏踏实实的点滴日常,并以此为幸福的起点与终点,可作为子女的年轻人却或迷茫,或不屑,或厌恶,或冷漠,总而言之,尽己所能地延迟,回避,推拒。
尽管不愿意因此而伤害为了他们着想的那一片父母心,在此过程中也免不了因为言行的不当或者表态的不合意而让父母痛苦,以至于反过来也使子女自身感到了痛苦,结果又造成了对婚恋一事的更加负面的印象积累,甚至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作为父母的一方,认定婚姻必定使人幸福,哪怕达不到理想的幸福,也因为可以共同抵御世间的风险,从而降低生存的艰难性,让生活得以维持,因此是可靠的选择,也因此执着不休,总想要让子女按照自己的观念行动。
可作为子女的一方,却又有着自己的使命,倘若想要真正成人,就必须从父母的影子底下走出来,自己去做选择,去犯错误,去经历风雨,去承担后果。
如果思考过后,认为父母的想法正合己思,那顺从也无妨,因为这种不谋而合的条件下,顺从父母也即顺从自己的本心。但如果正好相反,自己的想法正好和父母的想法背道而驰,那么即便会引起双方争执,导致痛苦,也必须首先为了自己的人生负责,顺从自己的本心,走自己的路,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万一正好是个懒惰的家伙,什么都不想,只无条件顺从父母,任由父母决定自己的人生去向,终其一生,他也不过是父母的孩子,而不是自己的自己。父母一旦撒手不管,他就会无所适从,在现实的磋磨里丢盔弃甲。因为他的自我早就在父母的过度庇护下而练就了孱弱的本事,风雨来临之时只会瑟瑟发抖,近乎本能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一旦习惯了庇护的存在,便会难以割舍那种舒适。即使鼓起勇气走出去,也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以及不短的时间,才能够慢慢重新认知自我,重新学会掌控自己,重新调试生活,不断地迎接人生的新挑战。被父母剥夺了这种犯错又调整的机会的孩子,一方面是幸福的,一方面毫无疑问却也是不幸的。
“你为什么不说话?要说话才能够继续交流,继续沟通,你什么都不说,我怎么会知道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没有思想的碰撞,又怎么会有融合,怎么会有共同成长?”
君临看着两个孩子,像是难以忍受看见她现在的模样,“我知道你不一样,从一开始就知道你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么多年过去,我以为你多少已经变了,但是你没有。凤殊,你骨子里依旧还是那个凤九娘,淡泊名利的,看起来无所畏惧实际上保守的,从一而终的,愚蠢又胆小的小女孩。”
力道减弱,最终撤离。
“你是故意气我的是不是?”
“我问你话,为什么不回答?”
“凤殊,我也会生气,也会伤心。不是只有你才恋爱过,你已经度过苦海,我却还在情海里沉浮。你说这样的话,就等于是摁着我的头入水,让我窒息。我会死的,凤殊。总有一天,我会因为你的决绝而死在你手里。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我的爱如果是在让你感到困扰,你的回应就是在谋杀我……”
君临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说到最后,原本的控诉便成了喃喃自语似的痛苦。
凤殊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突然对他感到了抱歉。
“你不要想太多了,以后会遇到更加适合你的人。”
君临蓦地冷冷地瞥了她一眼,“就你一个都够我受了,你觉得我还能够遇到什么更加合适的人?合不合适都要相处之后才知道,没有天生就契合的人。我们已经认识几十年了,即使生了三个孩子,你由始至终依旧认为未来离婚才是我们的结局,你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也是对我没有信心,归根到底,是你没胆子。”
“那就当我是个胆小鬼吧。我实在是厌烦了,君四。你是第一次谈恋爱,所以才会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对过程也汲汲以求,但我不是。我已经走过恋爱的所有必经阶段,从开始,到甜蜜,到结束,我都一一走过了。我就是这么懦弱的人,当对婚恋不再有向往之心后,便再也不愿意浪费自己的一点心力在这方面。”
“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你总觉得不行,不可以,其实是在心里不断地暗示着自己你不配拥有一段新的感情,你不会有人真正地爱你到老。与其说是胆子小,不如说你是害怕自己再次投入之后,又迎来让你心痛的结局。可是凤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当你拒绝了痛苦的可能,你也同时将幸福的可能拒之门外。
没有失望,哪里来的希望?没有磨合,哪里来的契合?没有眼泪,哪里来的笑容?没有不幸,又从哪里来的幸福?”
凤殊沉默。
她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
这就像催婚的父母,对子女说尽了好话歹话,劝他们要勇敢去拥抱新生活,去创造新生命,去开启新使命,去享受踏踏实实的点滴日常,并以此为幸福的起点与终点,可作为子女的年轻人却或迷茫,或不屑,或厌恶,或冷漠,总而言之,尽己所能地延迟,回避,推拒。
尽管不愿意因此而伤害为了他们着想的那一片父母心,在此过程中也免不了因为言行的不当或者表态的不合意而让父母痛苦,以至于反过来也使子女自身感到了痛苦,结果又造成了对婚恋一事的更加负面的印象积累,甚至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作为父母的一方,认定婚姻必定使人幸福,哪怕达不到理想的幸福,也因为可以共同抵御世间的风险,从而降低生存的艰难性,让生活得以维持,因此是可靠的选择,也因此执着不休,总想要让子女按照自己的观念行动。
可作为子女的一方,却又有着自己的使命,倘若想要真正成人,就必须从父母的影子底下走出来,自己去做选择,去犯错误,去经历风雨,去承担后果。
如果思考过后,认为父母的想法正合己思,那顺从也无妨,因为这种不谋而合的条件下,顺从父母也即顺从自己的本心。但如果正好相反,自己的想法正好和父母的想法背道而驰,那么即便会引起双方争执,导致痛苦,也必须首先为了自己的人生负责,顺从自己的本心,走自己的路,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万一正好是个懒惰的家伙,什么都不想,只无条件顺从父母,任由父母决定自己的人生去向,终其一生,他也不过是父母的孩子,而不是自己的自己。父母一旦撒手不管,他就会无所适从,在现实的磋磨里丢盔弃甲。因为他的自我早就在父母的过度庇护下而练就了孱弱的本事,风雨来临之时只会瑟瑟发抖,近乎本能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一旦习惯了庇护的存在,便会难以割舍那种舒适。即使鼓起勇气走出去,也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以及不短的时间,才能够慢慢重新认知自我,重新学会掌控自己,重新调试生活,不断地迎接人生的新挑战。被父母剥夺了这种犯错又调整的机会的孩子,一方面是幸福的,一方面毫无疑问却也是不幸的。
“你为什么不说话?要说话才能够继续交流,继续沟通,你什么都不说,我怎么会知道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没有思想的碰撞,又怎么会有融合,怎么会有共同成长?”
君临看着两个孩子,像是难以忍受看见她现在的模样,“我知道你不一样,从一开始就知道你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么多年过去,我以为你多少已经变了,但是你没有。凤殊,你骨子里依旧还是那个凤九娘,淡泊名利的,看起来无所畏惧实际上保守的,从一而终的,愚蠢又胆小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