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和王承恩以及公主商量过后,心中大定,心说以目下大明的实力,在安南问题上充当一下国际仲裁的角色,应该完全没有什么压力。
据锦衣卫掌握的情报,黎朝郑壮闻知张献忠入寇,兵锋所指,当者无不披靡,清都王郑壮对于南部阮氏的实力是见识过的,两次征讨,都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如今阮氏被张献忠打得没有还手之力,怕只怕张献忠灭了阮氏立马就会挥军北向,郑壮自知难敌,这会子已经派出使节前往大明求援!.hahax.
崇祯决定不等郑壮的使节来到南京,先行派钦差前去广西侯着,只待郑壮的使节来到南京,然后一道圣旨下去,原本赴广西的钦差摇身一变就变作赴安南的钦差,多少也可以在时间上更加及时一点。
关于钦差暨使节的人选,按照内阁学士们的意见,左懋第和阮大铖曾经出使日本,外交经验丰富,自然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崇祯心说你们别老是惦记着这两个人好不好,还得培养后备人才你们知道不知道。
崇祯只好回过头来问其他人的意见,问到汪幼清的时候,汪幼清推荐了两个人选,一个是吴九森,另一个则是易顾言,吴九森为人刚正,镇得住场面,易顾言心思灵动,能够随机应变,两人才学不俗,各有所长,当不负使命。
崇祯有意提拔新进,一听汪幼清说及此两人,吴九森为人刚正早有所闻,却不知易顾言才具如何,于是传旨下去,急招二人殿前奏对。
吴九森和易顾言进宫面圣,却不知所为何事。待到刘继云将安南之事介绍完毕,二人方才明白,这是在考校两人的外交见地。
吴九森当即说道:
“启禀皇上,张献忠进犯安南广南国阮氏,去一阮氏不足虑,但若是张献忠得陇望蜀,进而挥兵北向,进攻北面的黎氏,大明理当阻止,否则张献忠鲸吞整个安南之后,势力大涨,势必威胁我大明广西,为今之计,安南既然尊我大明为天朝上国,我大明理当援手安南黎氏,以使安南不至被张匪所灭,可为我大明屏障。此为上策。中策是我大明派兵收复黎氏所居安南北方,以绝后患。下策则是听之任之,任凭张献忠灭了安南,坐视张献忠陈兵广西边境,威胁我大明。”
吴九森向来是敢于说话的,在皇上面前也没什么忌惮,只管道来,崇祯倒也并不在意。
崇祯将目光转向易顾言,温言问道:
“易爱卿对安南之事有何看法?”
易顾言殿试之时也曾见过皇上居高临下的这种阵势,那一次是紧张之极,因此在发挥上有点糟糕,为此一直抱憾不已,适才吴九森发言之时,易顾言就开动脑筋,思量起各种对策,无奈吴九森发言在前,把几种可能的对策都罗列了一遍,连上中下都排好了顺序,心中懊恼,为何自己不抢着发言,以至于轮到自己发表意见的时候,竟然落到了难以措辞的地步。当下心中慌乱,嗫嚅着说道:
“启禀皇上,微臣---臣---臣---,臣以为吴同学适才所言不无道理,不过---不过,要依微臣所见,微臣以为乘机收复安南才是正理。”
崇祯一看,汪幼清说这易顾言心思灵动,实际上不过是人云亦云的家伙,大约是有一点小聪明而已,这种人未见得就有什么大才,于是眉头微微一皱,口中“哦”了一声。
这声冷冷的“哦”听到易顾言耳中,分外地刺耳,在这一刻顿时激发起了易顾言所有的潜能,脑子中灵光一闪,忽地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一时间脑瓜子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只见他眼中放着奇异的光芒,脸上露出一副灿烂的表情。崇祯不禁有点动气,哼!这个学生卖萌居然卖到朝堂上来了!
随即易顾言慨然说道:
“启禀皇上,微臣思得一策,或可让安南从此一劳永逸。”
崇祯一看易顾言这孩子郑重其事的样子,怒意顿消,于是温言说道:
“哦,你有什么好主意,不妨说来听听。”
易顾言此时信心满满,心中异常兴奋,再也不是紧张的心情,底气一足,话也说得顺畅了起来: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对于黎氏的安南北部,按说乘机攻取黎氏可谓适逢其时,不过此举有违我大明‘仁义礼智信’之道统,而派遣大军糜费军饷,即算是如愿取了安南北方,臣民归服也非一日之功,一旦旷日持久,则成为我大明负担,若是再出一个马齐一类祸害,在安南为祸一方,则安南势必降而复叛。本朝前车之鉴,不可不防。正因为如此,微臣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借鉴股份制之法,说服安南改组成股份制,由我大明控股,安南黎氏不过是一个傀儡,套用股份公司的称谓,他的角色就相当于一个董事长,而郑壮是实际执政,他的角色就相当于总经理。安南本就是我大明藩属国,我大明封黎氏的官职也不过是一个‘安南都统使’,这么说来,我大明占安南50%的股份完全可以说得过去,而黎氏和郑壮,各占25%,他们也应该心满意足才是。经此股份制改组之后,安南便是我大明控股之国,只须一道国书发给张献忠,张献忠深知我大明实力,他心怀忌惮,未必就敢冒险进攻安南北方。”
易顾言说到这里,只觉殿中只有自己的声音,其他只闻呼吸之声,一眼看去,皇上脸露笑意,心中更受鼓舞。而崇祯乍然听到易顾言这个奇葩式的主意,一种喜感油然而生,笑意自然浮上脸来。
据锦衣卫掌握的情报,黎朝郑壮闻知张献忠入寇,兵锋所指,当者无不披靡,清都王郑壮对于南部阮氏的实力是见识过的,两次征讨,都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如今阮氏被张献忠打得没有还手之力,怕只怕张献忠灭了阮氏立马就会挥军北向,郑壮自知难敌,这会子已经派出使节前往大明求援!.hahax.
崇祯决定不等郑壮的使节来到南京,先行派钦差前去广西侯着,只待郑壮的使节来到南京,然后一道圣旨下去,原本赴广西的钦差摇身一变就变作赴安南的钦差,多少也可以在时间上更加及时一点。
关于钦差暨使节的人选,按照内阁学士们的意见,左懋第和阮大铖曾经出使日本,外交经验丰富,自然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崇祯心说你们别老是惦记着这两个人好不好,还得培养后备人才你们知道不知道。
崇祯只好回过头来问其他人的意见,问到汪幼清的时候,汪幼清推荐了两个人选,一个是吴九森,另一个则是易顾言,吴九森为人刚正,镇得住场面,易顾言心思灵动,能够随机应变,两人才学不俗,各有所长,当不负使命。
崇祯有意提拔新进,一听汪幼清说及此两人,吴九森为人刚正早有所闻,却不知易顾言才具如何,于是传旨下去,急招二人殿前奏对。
吴九森和易顾言进宫面圣,却不知所为何事。待到刘继云将安南之事介绍完毕,二人方才明白,这是在考校两人的外交见地。
吴九森当即说道:
“启禀皇上,张献忠进犯安南广南国阮氏,去一阮氏不足虑,但若是张献忠得陇望蜀,进而挥兵北向,进攻北面的黎氏,大明理当阻止,否则张献忠鲸吞整个安南之后,势力大涨,势必威胁我大明广西,为今之计,安南既然尊我大明为天朝上国,我大明理当援手安南黎氏,以使安南不至被张匪所灭,可为我大明屏障。此为上策。中策是我大明派兵收复黎氏所居安南北方,以绝后患。下策则是听之任之,任凭张献忠灭了安南,坐视张献忠陈兵广西边境,威胁我大明。”
吴九森向来是敢于说话的,在皇上面前也没什么忌惮,只管道来,崇祯倒也并不在意。
崇祯将目光转向易顾言,温言问道:
“易爱卿对安南之事有何看法?”
易顾言殿试之时也曾见过皇上居高临下的这种阵势,那一次是紧张之极,因此在发挥上有点糟糕,为此一直抱憾不已,适才吴九森发言之时,易顾言就开动脑筋,思量起各种对策,无奈吴九森发言在前,把几种可能的对策都罗列了一遍,连上中下都排好了顺序,心中懊恼,为何自己不抢着发言,以至于轮到自己发表意见的时候,竟然落到了难以措辞的地步。当下心中慌乱,嗫嚅着说道:
“启禀皇上,微臣---臣---臣---,臣以为吴同学适才所言不无道理,不过---不过,要依微臣所见,微臣以为乘机收复安南才是正理。”
崇祯一看,汪幼清说这易顾言心思灵动,实际上不过是人云亦云的家伙,大约是有一点小聪明而已,这种人未见得就有什么大才,于是眉头微微一皱,口中“哦”了一声。
这声冷冷的“哦”听到易顾言耳中,分外地刺耳,在这一刻顿时激发起了易顾言所有的潜能,脑子中灵光一闪,忽地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一时间脑瓜子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只见他眼中放着奇异的光芒,脸上露出一副灿烂的表情。崇祯不禁有点动气,哼!这个学生卖萌居然卖到朝堂上来了!
随即易顾言慨然说道:
“启禀皇上,微臣思得一策,或可让安南从此一劳永逸。”
崇祯一看易顾言这孩子郑重其事的样子,怒意顿消,于是温言说道:
“哦,你有什么好主意,不妨说来听听。”
易顾言此时信心满满,心中异常兴奋,再也不是紧张的心情,底气一足,话也说得顺畅了起来: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对于黎氏的安南北部,按说乘机攻取黎氏可谓适逢其时,不过此举有违我大明‘仁义礼智信’之道统,而派遣大军糜费军饷,即算是如愿取了安南北方,臣民归服也非一日之功,一旦旷日持久,则成为我大明负担,若是再出一个马齐一类祸害,在安南为祸一方,则安南势必降而复叛。本朝前车之鉴,不可不防。正因为如此,微臣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借鉴股份制之法,说服安南改组成股份制,由我大明控股,安南黎氏不过是一个傀儡,套用股份公司的称谓,他的角色就相当于一个董事长,而郑壮是实际执政,他的角色就相当于总经理。安南本就是我大明藩属国,我大明封黎氏的官职也不过是一个‘安南都统使’,这么说来,我大明占安南50%的股份完全可以说得过去,而黎氏和郑壮,各占25%,他们也应该心满意足才是。经此股份制改组之后,安南便是我大明控股之国,只须一道国书发给张献忠,张献忠深知我大明实力,他心怀忌惮,未必就敢冒险进攻安南北方。”
易顾言说到这里,只觉殿中只有自己的声音,其他只闻呼吸之声,一眼看去,皇上脸露笑意,心中更受鼓舞。而崇祯乍然听到易顾言这个奇葩式的主意,一种喜感油然而生,笑意自然浮上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