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中生变的同时,李祐昌安排在城防军的人迅速展开行动,除去不忠之人,掌握了这支洛京最大最强的武装力量,那时候左右卫还没有被部署在洛京周边,所以谁能够掌握城防军,谁就能掌控洛京。

    城防军落入李祐昌之手后即封闭洛京各道城门,无论任何人来都不得开启,士兵们紧急出动,将赵宽在宫外的党羽们从家里拖出来,封锁其财产和宅邸,将他们及其家人部投入大牢。

    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民间定然恐慌四起,李祐昌便命人暗中将消息泄露出去,声称赵宽一党有趁乱谋逆之举,但幸好英明的太子殿下及时阻止了他的阴谋,现已派出军队四处抓捕赵党!

    这一夜,洛京百姓们在恐慌和疑惑中度过,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京兆尹府的衙差就到大街上张贴告示,对昨晚的一系列事情做出了官方的正式解释。

    其内容和传言中是差不多的,上面还说,虽然谋逆未成,但皇帝受了太大惊吓,他命太子监国,处理一切军国大事。

    可谁也没有想到,夏懿宗经此一事竟一病不起,仅仅半年之后就驾崩了。对外宣称是他忧虑过度而病亡,但是很快就有小道消息流出,夏懿宗其实是被太子李祐昌所杀!

    当然,这种就连出处都不知道的消息并没有在民间掀起多大风浪,风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慢慢消失了。但其中的真相当今的夏朝皇帝很清楚,李祐昌、也就是夏兴宗将真相写在了《帝王手札》中。

    那消息没有错,夏懿宗确实是被他的亲生儿子夏兴宗所杀,因为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做皇帝了。结束隐忍之后,他的雄心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只要夏懿宗在一天,那夏朝的年号仍然是延寿,这个年号已经与夏朝的耻辱绑在了一起,作为一个立志要开创新时代的君主,李祐昌决定不再容忍,他要改年号,改一个属于他的年号。所以即便有悖人伦他也做了,这些百姓们不会知道,他们只知道他们的新皇可以让他们丰衣足食,他们就会称颂他为“圣君”。

    夏兴宗登基之后即以“万圣”为年号,以表其决心。不过在那之前,他还有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处理。

    燕狄之乱愈演愈烈,作为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如果这个不能得到顺利的解决,那就不要想建立什么功业了,他现在面临的内患也不少,所以抵御外辱只能赢。

    为此,还是太子的李祐昌大力选拔了许多有能力的人才,这里面大多都是他以前结交的,知根知底,对他又忠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人选。

    这些人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其中后来成为一代名臣的李讷、薛能等人将后方事务打理得有声有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战时应对机构。在前方,历史上的著名的文官名将虞谌手段雷厉风行,连斩了三个作战不利的将领,又撤了许多无能将领的职,从军中挑选了一些后起之秀与太学兵法科的毕业学生组成新的夏军指挥阵容。

    这套新的阵容以年轻人为主,朝气蓬勃、富有激情,与原来的那些庸将兵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不仅更具才能,而且意志坚定、拥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在他们的带领下,夏军逐渐扭转了颓势。

    与夏军相反,突厥和燕国的联军在连吃几次败仗之后开始意识到,夏军已经觉醒,可他们依旧认为,优势还在他们那里,只要他们能够在占领区站稳脚跟,夏军想要将他们赶出去没有那么容易。

    不想,夏军的战斗力突然高得出奇,随着后方的日趋稳定,他们的武器、粮草的供应都已经上来了,加上各军新的将领更加坚定的贯彻军纪、裁汰老弱,现在的夏军可以称得上焕然一新,作战起来更加勇猛无畏,将突厥、燕国联军压制得节节败退。

    夏军在连续取得正面战场的胜利之后,遂向沦陷区的夏朝军民发出号召,这些军民本不甘沦于外敌之手,联军的主力是突厥人,他们打仗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掠夺,这是他们在草原上的习性,他们只懂占领土地却不懂如何治理土地,对占领区的百姓一律用残酷的手段对待,那也别怪百姓们不待见他们。

    听闻夏军正在反攻,百姓们早已坐不住了,各地的反抗烽烟纷纷点燃,对联军的后方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他们的主力都在前方,在后方没有留下多少兵力。后方反叛的消息传来,燕军想要回师,他们的头脑还算清醒,但突厥势强,燕军的建议并没有多少分量,他们仍然执意在短时间内击溃正面的夏军,回头再收拾那些百姓。

    可随着后方的情况日益严重,前方的战事又陷入胶着,突厥的粮草和兵器都已经跟不上了,他们这时候才如梦方醒,缺乏兵力保护的辎重队屡屡遭到夏朝军民的截击,这样下去,他们三十多万大军都会饿死的。

    意识到这一点的突厥人只能选择后撤,而早已料到这一点的虞谌则率领大军趁势猛攻,一下子就把突厥的后军杀得一塌糊涂。

    突厥军连忙调整阵型,准备应对夏军,不料后军的溃兵竟一股脑的冲进了他们的阵中,将他们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而如潮水般的夏军随即杀到,面对这样一支毫无秩序的军队,他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踩死他们!”

    一天时间不到,突厥的三十万大军就土崩瓦解,溃军相互践踏、绵延数十里。这一战,突厥损失惨重,草原上最为骁勇的战士折损大半,而杀红了眼的夏军则穷追不舍,直像是要将他们完歼灭为止。

    战斗中,见到突厥情况不好,出于保住实力的考虑,燕军果断撤退,没有遭受太大的伤亡,但是溃败的突厥军队却向着燕国的方向撤退,这无异于将夏军也引了过来,可若是派兵截杀他们,那这些突厥士兵将把燕国看作是大敌。

    正当姬昭和他的大臣们左右为难之际,夏军果然尾随而至,燕国上下立刻紧张起来,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夏朝的脾气,若是这一战他们赢了还好,现在输得干干净净,突厥远在长城外,又新遭重创,根本没理由为燕国火中取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