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索伦对乱石岛的了解,还只是比较表面。

    真正到了这里之后,发现这里的天然环境比想象中的还要好,而且这里一年四季雨水都不多,日晒条件非常之高。

    现在尽管是夏末,但这里地处东南,就算到了秋末,也都维持着二三十度的高温。

    而且常年海风不断,几乎一年四季都能晒盐。

    所以,在这里开辟晒盐场再好不过了。

    索伦是文科生,对于理工类并不算了解。对于晒盐场,也是因为很偶然的机会才有所了解。

    因为他是艺术系的学生,所以要到处去写生。或许因为他觉得自己心胸不够宽广,所以就尤其喜欢草原,海边这种空旷的地方。

    有一次,无意中经过一个大盐场,望着上面白花花的盐,如同白雪皑皑一般,他顿时被打动了。

    于是,他不仅仅在盐场作画,还拍了许多短片。

    不过,当时的他注意力全部在视觉冲击力上。比如盐场的壮观,又比如白花花的盐看上去如同积雪一般,又比如盐结晶的精彩瞬间。

    对于盐场的构造,晒盐的理论,还真没有花多少心思去关注。

    以至于现在他规划盐场图纸的时候,还要用力去回忆当时的情形,甚至还要带上自己的想象。

    但是,所谓晒盐更多是一种理念的突破,并没有非常高深的理论。

    无非就是将海水引入池子中,然后一个池子接着一个池子,分为蒸发池和结晶池,越到后面的池子卤水越浓,最后结晶的时候好像要等盐渍沉淀,卤水上升,然后将水排去?

    还有最后粗盐怎么提纯,什么变雪白,他也有些不记得了,仿佛是再结晶。还要用上碱之类的东西?

    还有最后的结晶池,一定要防雨水,而且底部要防渗漏之类。

    等等等等,总之索伦把能够想到的都写出来。并且将整个盐场的建设全部安排了合理的建设日程。

    而且关于盐田产量,索伦大致了解到,现代地球的盐田,一万亩的年产量都在几万吨以上。哪怕十九世纪,也有几千吨以上。

    而乱石岛北部。可以开辟出多少盐田?十万亩都不止!

    所以,哪怕是以最落后的方式,最终的产量也有几万吨吧。

    ……

    听到索伦提出将煮盐改为晒盐,在场的盐奴首领们嘴上不言,但是心中却完全不能相信。

    眼前这个主人完全是异想天开啊。上千年来,从老祖宗开始就是煮盐,从未听说过有什么晒盐。再说太阳怎么晒得干海水,怎么可能晒出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