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失踪的妻子.
对于傅卫的问题,包拯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
难道实话实说,说自己不贪污,不想办法敛财,所以财政收入才会比其他县的低?
这显然是不行的,就算敛财是不成文的规矩,这层窗户纸却也不是包拯能去捅破的。此时的他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令,人微言轻,捅破了窗户纸只会成为众人对付的对象,他包拯虽然清正廉明,可却不是笨人,更知道审时度势。
这般想着,包拯才连忙说道:“下官一切税收都是按照朝廷明文规定的去收的,不敢多要一分一毫,更不敢少要一分一毫,而本官更无将税收收入自己囊中的事情,所以就这些财政收入,傅大人若是觉得有问题,可调查。”
包拯说完这些话之后,额头上直冒冷汗,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清正廉洁,这傅卫抓不住把柄,也不敢将他怎么样。
只是包拯说完这些话之后,那张公公在一旁又是冷哼了一声,并且斜眼望了望包拯,可他此时可不敢久望了,因为包拯的黑脸,给他一种心慌之感。
傅卫听了这话,微微点头:“嗯,本官会调查清楚的,如果天长县就只有这些收入,我会如实上报。”
这样,傅卫又问了其他一些东西,然后便在包拯的安排下住进了天长县的驿馆。
驿馆离县衙大概有一里地的距离,并不是很远,傅卫的人马都安排妥当之后,包拯才舒了一口气,他没有想到,当个官竟然要忍受这么多的惊险。
而这个时候,天色已然暗淡,温度有所下降,包拯和花郎等人在县衙小酌,下酒菜不过是两盘花生米,以及几根拍黄瓜罢了。
这些菜是包拯和公孙策两人的家常菜,毕竟小小的县令,俸禄并不是很高,而且包拯有时还要救济百姓,所有的钱就更少了,公孙策虽是在县衙工作,可在朝廷户籍上是没有名的,也就是说,他的工资全部由包拯供给。
如此清贫的两人,也只有吃这些东西了,当然,他们的生活也并非真的如此清苦。
大家在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花郎望着包拯说道:“包兄,那张公公好像是来找茬的,我们可不能大意啊!”
这点包拯也是看出了,只是他叹息一声,道:“人家是监官,我奈何不了他的,一切走一步算一步吧!”
这话里多少有些无奈,大家喝了一通酒,并未感觉舒畅,最后也就不再多喝,各种回去。
在回去的时候,花郎为了包拯着想,希望这几天天长县千万不要出事,如果出事了,可就不怎么好办了。
可事情并不如花郎想的这样,次日一早,花郎等人起床之后刚来到县衙,便看到有人在门外敲鼓,那样子,可真是火急火燎的。
几声威武升堂之后,衙役将那敲鼓之人带上了公堂,花郎等人在大堂上立着,而张公公和傅卫则在大堂后面观察包拯审案,这也算是考察包拯政绩的一种方式。
却说将那击鼓之人带上大堂之后,包拯随即问道:“你有何冤情,速速报上!”
击鼓之**概四十多岁,长的甚是魁梧,五大三粗的,他跪下之后,道:“回大人话,小人名叫袁儒,家住北街,因为家里颇有些闲钱,而且有几十亩良田,所以大家都叫我袁员外,我来报案,是因为昨天,内人出外游玩,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小人实在担心,所以特来报案。”
袁儒这般说完,包拯随即问道:“你夫人去何处游玩,可有人陪伴?”
袁儒连忙答道:“去城郊小溪处游玩,她说那里可避暑,有一丫鬟陪同,可如今内人和丫鬟都不见踪影啊。”
对于傅卫的问题,包拯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
难道实话实说,说自己不贪污,不想办法敛财,所以财政收入才会比其他县的低?
这显然是不行的,就算敛财是不成文的规矩,这层窗户纸却也不是包拯能去捅破的。此时的他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令,人微言轻,捅破了窗户纸只会成为众人对付的对象,他包拯虽然清正廉明,可却不是笨人,更知道审时度势。
这般想着,包拯才连忙说道:“下官一切税收都是按照朝廷明文规定的去收的,不敢多要一分一毫,更不敢少要一分一毫,而本官更无将税收收入自己囊中的事情,所以就这些财政收入,傅大人若是觉得有问题,可调查。”
包拯说完这些话之后,额头上直冒冷汗,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清正廉洁,这傅卫抓不住把柄,也不敢将他怎么样。
只是包拯说完这些话之后,那张公公在一旁又是冷哼了一声,并且斜眼望了望包拯,可他此时可不敢久望了,因为包拯的黑脸,给他一种心慌之感。
傅卫听了这话,微微点头:“嗯,本官会调查清楚的,如果天长县就只有这些收入,我会如实上报。”
这样,傅卫又问了其他一些东西,然后便在包拯的安排下住进了天长县的驿馆。
驿馆离县衙大概有一里地的距离,并不是很远,傅卫的人马都安排妥当之后,包拯才舒了一口气,他没有想到,当个官竟然要忍受这么多的惊险。
而这个时候,天色已然暗淡,温度有所下降,包拯和花郎等人在县衙小酌,下酒菜不过是两盘花生米,以及几根拍黄瓜罢了。
这些菜是包拯和公孙策两人的家常菜,毕竟小小的县令,俸禄并不是很高,而且包拯有时还要救济百姓,所有的钱就更少了,公孙策虽是在县衙工作,可在朝廷户籍上是没有名的,也就是说,他的工资全部由包拯供给。
如此清贫的两人,也只有吃这些东西了,当然,他们的生活也并非真的如此清苦。
大家在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花郎望着包拯说道:“包兄,那张公公好像是来找茬的,我们可不能大意啊!”
这点包拯也是看出了,只是他叹息一声,道:“人家是监官,我奈何不了他的,一切走一步算一步吧!”
这话里多少有些无奈,大家喝了一通酒,并未感觉舒畅,最后也就不再多喝,各种回去。
在回去的时候,花郎为了包拯着想,希望这几天天长县千万不要出事,如果出事了,可就不怎么好办了。
可事情并不如花郎想的这样,次日一早,花郎等人起床之后刚来到县衙,便看到有人在门外敲鼓,那样子,可真是火急火燎的。
几声威武升堂之后,衙役将那敲鼓之人带上了公堂,花郎等人在大堂上立着,而张公公和傅卫则在大堂后面观察包拯审案,这也算是考察包拯政绩的一种方式。
却说将那击鼓之人带上大堂之后,包拯随即问道:“你有何冤情,速速报上!”
击鼓之**概四十多岁,长的甚是魁梧,五大三粗的,他跪下之后,道:“回大人话,小人名叫袁儒,家住北街,因为家里颇有些闲钱,而且有几十亩良田,所以大家都叫我袁员外,我来报案,是因为昨天,内人出外游玩,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小人实在担心,所以特来报案。”
袁儒这般说完,包拯随即问道:“你夫人去何处游玩,可有人陪伴?”
袁儒连忙答道:“去城郊小溪处游玩,她说那里可避暑,有一丫鬟陪同,可如今内人和丫鬟都不见踪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