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英端着一盏棉油灯,几乎是伏在地图上,吃力地端详着这张宋献策时代画下来的地图。尽管当时宋军师已经标注得相当仔细,可到使用时还是感到其太粗糙了。前段正月十三大顺军撤出西安时,她坚决要求带一支人马去接应寻找高一功和李过。她说,自从造反以来,自己的亲人在家的都被官府杀了,出来的大都牺牲了,只剩下我们姊弟两个。他和李过跟来亨他们这么多天没有消息,我实在不放心。我估计他们会听说大军去湖广的消息,十有八九会从汉中入川北出川东追寻大军。八年前出川的时候,我和弟弟都知道有个特别容易隐藏部队的地方,如果由汉中入川,他很可能走那里,我带人多带些银子去等待和接应他们。
带着女兵营和扈从部队离开西安之后,他们沿着子午谷到了汉中盆地东南隅的内乡县子午镇,随之到了汉中盆地与大巴山米仓山交界处茫茫林海中的一个连环套,当地民众称之为“桃花源”。里面有个较大的村子,土地肥沃,林茂粮丰,与外界基本隔绝。
来到连环套后,高桂英他们把住了谷口,许进不许出,严密封锁了消息。好在连环套的村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很少外出。尤其是听说外面世道很乱,更不愿意出去了。在这里,部队住了两个多月未走漏一点儿风声。
高桂英放下油灯,走出了帐篷,寒冷的夜风使她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侍女春花拿了件风衣给她披上,她点点头,信步走向一处山包。
暮然,春花警惕地问了声:“什么人?”往前紧走两步护住了娘娘。
“春花,是我们,娘娘还没有休息吗?”高一功的声音传了过来。夜色里,四五个人影快步走了过来。
高桂英心中一喜,分明是弟弟高一功的声音。她平复了一下心情,问道:“一功,是你吗?李过和你在一起吗?”
李过的声音传过来:“婶娘,是我们。真让一功猜透了,一功说姐姐肯定在为我们担心,夜里睡不着觉。”姐弟俩紧紧地拥抱了一下,一行人回到了高桂英的帐篷,春花拿来了两根蜡烛点上,帐篷里一下子明亮了许多。高桂英注目一看,除了李过高一功和他们的卫兵之外,还有一个四十多岁脸上沟壑纵横紫红脸膛略微有些驼背的汉子。
那人看了一眼高桂英,问道:“这就是娘娘吗?”说着,整理了一下衣服就要跪下磕头。
高一功拦住了他,说:“‘骆驼哥’,大礼就免了,坐下说话吧。”
骆驼哥手足无措地坐在春花递过来的高马扎上,一看娘娘等人还没有坐下,又连忙站起来,嘴里说着“失礼,失礼”。直到高一功按了一下他的肩膀,才又惶恐不安地坐了下去。
高一功说:“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吧,我们请到了一位好向导,想早一点儿让娘娘知道就连夜赶来了。‘骆驼哥’名叫骆多河,老家是南郑县人,现在定居在汉中府南关。我们闯出阳平关寻找入川的向导时听说了‘骆驼哥’的大名。来亨说他有种预感,姐姐有可能在连环套等我们。未成想,还真猜对了。多河哥,您就给娘娘说说这几条入川古道呗。”
一听说要其介绍入川古道,骆多河的眼睛里瞬时放射出光芒,他清理一下嗓子,略带铜丝音的话匣子打开了闸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祖辈都住在这巴山秦岭中间的山旮旯里,几乎与外面的世界隔绝,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这方圆几百里的山窝窝。其实,在我们这里,除了农民、猎户、商人之外,还有一种人叫‘山里猴’,就是腿脚灵便,胆大心细,会些防身武艺,专门给外地客商引路的人。我父亲年轻时在汉中府巴蜀镖局当镖师,其不想让我当外出需要拼命的镖师,想让我当专门给人引路的‘山里猴’。父亲说镖师碰见劫道的需要拼命,而引路的只要喊一声‘山里猴’就会被劫道的放过。甚至有引路人勾结黑道专门朝他们那里领‘肥羊’的。我从十几岁就跟着父亲他们镖局走南闯北,其实我主要也就是往南越大巴山,往北翻秦岭。三十年来,成年累月地奔波在这七八条山路上。”
高桂英不由得吃惊地问道:“七八条?这么多!”
骆多河笑道:“虽然我不识多少字,但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却背的滚瓜烂熟,且听几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百步九折萦岩峦......畏途巉岩不可攀......连峰去天不盈尺......使人听此凋朱颜。怎么样?还用我继续背诵吗?”
高一功笑道:“打住打住,我们找的那个向导,带领我们十几万人马,沿着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走的路走了好几天,人家也没有这么啰嗦。唐代的诗仙要是知道他的诗作成了你漫天要价的招徕词,肯定会找你算账的。”
那人狡黠地一笑,道:“诗仙李白游遍天下名山大川,为什么专门写一首《蜀道难》?就是因为入川的路最难走。不过,只要找到我,多难走的路也没有问题。对了,既然娘娘等在这里,莫非想走这条‘荔枝道’?”
李过不由得问道:“何为荔枝道?你用通俗话说,别整你们的行话。”
骆多河一指李过,笑道:“人家说《晋书》记载,司马懿与曹真伐蜀走的路线就是由西乡县南下的。看来你小时候也没有上过学,连‘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都不知道。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为满足爱妃要求,下令自四川涪陵修驿道直通长安。你们如果走这条荔枝道经万源、宣汉、达州、夔州到长江边,再向东到湖广,这条路最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带着女兵营和扈从部队离开西安之后,他们沿着子午谷到了汉中盆地东南隅的内乡县子午镇,随之到了汉中盆地与大巴山米仓山交界处茫茫林海中的一个连环套,当地民众称之为“桃花源”。里面有个较大的村子,土地肥沃,林茂粮丰,与外界基本隔绝。
来到连环套后,高桂英他们把住了谷口,许进不许出,严密封锁了消息。好在连环套的村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很少外出。尤其是听说外面世道很乱,更不愿意出去了。在这里,部队住了两个多月未走漏一点儿风声。
高桂英放下油灯,走出了帐篷,寒冷的夜风使她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侍女春花拿了件风衣给她披上,她点点头,信步走向一处山包。
暮然,春花警惕地问了声:“什么人?”往前紧走两步护住了娘娘。
“春花,是我们,娘娘还没有休息吗?”高一功的声音传了过来。夜色里,四五个人影快步走了过来。
高桂英心中一喜,分明是弟弟高一功的声音。她平复了一下心情,问道:“一功,是你吗?李过和你在一起吗?”
李过的声音传过来:“婶娘,是我们。真让一功猜透了,一功说姐姐肯定在为我们担心,夜里睡不着觉。”姐弟俩紧紧地拥抱了一下,一行人回到了高桂英的帐篷,春花拿来了两根蜡烛点上,帐篷里一下子明亮了许多。高桂英注目一看,除了李过高一功和他们的卫兵之外,还有一个四十多岁脸上沟壑纵横紫红脸膛略微有些驼背的汉子。
那人看了一眼高桂英,问道:“这就是娘娘吗?”说着,整理了一下衣服就要跪下磕头。
高一功拦住了他,说:“‘骆驼哥’,大礼就免了,坐下说话吧。”
骆驼哥手足无措地坐在春花递过来的高马扎上,一看娘娘等人还没有坐下,又连忙站起来,嘴里说着“失礼,失礼”。直到高一功按了一下他的肩膀,才又惶恐不安地坐了下去。
高一功说:“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吧,我们请到了一位好向导,想早一点儿让娘娘知道就连夜赶来了。‘骆驼哥’名叫骆多河,老家是南郑县人,现在定居在汉中府南关。我们闯出阳平关寻找入川的向导时听说了‘骆驼哥’的大名。来亨说他有种预感,姐姐有可能在连环套等我们。未成想,还真猜对了。多河哥,您就给娘娘说说这几条入川古道呗。”
一听说要其介绍入川古道,骆多河的眼睛里瞬时放射出光芒,他清理一下嗓子,略带铜丝音的话匣子打开了闸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祖辈都住在这巴山秦岭中间的山旮旯里,几乎与外面的世界隔绝,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这方圆几百里的山窝窝。其实,在我们这里,除了农民、猎户、商人之外,还有一种人叫‘山里猴’,就是腿脚灵便,胆大心细,会些防身武艺,专门给外地客商引路的人。我父亲年轻时在汉中府巴蜀镖局当镖师,其不想让我当外出需要拼命的镖师,想让我当专门给人引路的‘山里猴’。父亲说镖师碰见劫道的需要拼命,而引路的只要喊一声‘山里猴’就会被劫道的放过。甚至有引路人勾结黑道专门朝他们那里领‘肥羊’的。我从十几岁就跟着父亲他们镖局走南闯北,其实我主要也就是往南越大巴山,往北翻秦岭。三十年来,成年累月地奔波在这七八条山路上。”
高桂英不由得吃惊地问道:“七八条?这么多!”
骆多河笑道:“虽然我不识多少字,但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却背的滚瓜烂熟,且听几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百步九折萦岩峦......畏途巉岩不可攀......连峰去天不盈尺......使人听此凋朱颜。怎么样?还用我继续背诵吗?”
高一功笑道:“打住打住,我们找的那个向导,带领我们十几万人马,沿着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走的路走了好几天,人家也没有这么啰嗦。唐代的诗仙要是知道他的诗作成了你漫天要价的招徕词,肯定会找你算账的。”
那人狡黠地一笑,道:“诗仙李白游遍天下名山大川,为什么专门写一首《蜀道难》?就是因为入川的路最难走。不过,只要找到我,多难走的路也没有问题。对了,既然娘娘等在这里,莫非想走这条‘荔枝道’?”
李过不由得问道:“何为荔枝道?你用通俗话说,别整你们的行话。”
骆多河一指李过,笑道:“人家说《晋书》记载,司马懿与曹真伐蜀走的路线就是由西乡县南下的。看来你小时候也没有上过学,连‘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都不知道。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为满足爱妃要求,下令自四川涪陵修驿道直通长安。你们如果走这条荔枝道经万源、宣汉、达州、夔州到长江边,再向东到湖广,这条路最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