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宣化镇外的河滩,却在无数火把映照下,亮如白昼。
江心处桨帆齐动,五艘大战船破雾而出,快速驶向江岸。
接近河滩时,战船桅杆台上的旗手,用红亮的灯笼向岸上发送信号。夜色愈暗,灯火愈亮。
“军主到了,快去迎接。”郭大石吊着胳膊,拖着疲惫的身躯,向正坐在大石上,由军医士包扎腿伤的梁阿水打招呼。
“好,这就来。”梁阿水正要站起来。
军医士忙道:“梁指挥使,再等一会,马上就好……”
梁阿水怒道:“怎么搞那么久?老胡,俺记你手活不错的嘛,怎地一道口子就折腾得恁地久?”
胡军医士苦笑道:“处理伤势,黑夜怎比得白昼?而且,指挥使,你这伤口也未免深了些。若非有军主提出的高温消毒法包敷,还有曲针缝合之术,便不感染,伤愈后也会留下一道疤痕,牵扯肌肤,影响行走……”
“行了行了,知道你手活好,别扯了,快快包扎,军主下船了……”
由于此地没有码头,五艘吃水较深的大型战船没法靠岸,只能驶到近岸处,转乘小船登陆。
除了还在搜杀残敌的孟威与燕七郎之外,天诛军首脑人物,狄烈、张荣、郑渥,在三百全副武装的各兵种混成战兵护卫下,一一登岸。
这小小河滩之所以吸引天诛诸将与近千天波战兵齐聚,不仅仅因为这里刚刚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更是因为郭大石发射了五道火箭警讯!
按全师统一指令:一道火箭,表示遇敌,需后援;三道火箭。表示遇强敌,大部队火速支援;五道火箭,专为一种情况而设——发现兀术!
狄烈刚登岸,见郭大石匆匆而来,正要开口询问。目光一落,却转口道:“伤势如何?”
“多谢军主关怀,俺还好,不过……”郭大石神情黯然,“弟兄们死伤不少。”
“打仗不是打渔,死伤在所难免!”张荣摘下头盔。抛给卫兵,张口就问,“发现兀术了?在哪里?”
郭大石躬身肃手:“军主、张中郎将、郑郎将,这边请。”
当狄烈顺着越来越浓的血腥味,走上山坡,借着火光向河滩一望。终于明白郭大石为何如此黯然神伤了。
河滩上,横七竖八的尸体,还来不及清理,保持着原战场的惨烈。断首残肢、血染赤地、枪折刀裂、盔甲破碎。那些身披厚甲的,明显是金兵,着皮甲,或铁叶甲裙者。是宋兵。宋兵死状甚惨,许多都死无全尸,被金兵大斧、骨朵或狼牙棒这样的重武器击中,脆弱的身体,就会像积木一样散架……
金兵大多死相要好看得多——因为夺走他们性命的,只是一颗手指头大小的弹丸或破片。
面对这样一支几乎包覆到牙齿的铁浮屠军,赵立的二百牙兵简直就是以生命在拖延敌人,他们给敌人造成的杀伤微乎其微,而自身却损失惨重。但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代价,郭大石率百人队赶来了、梁阿水率第三营赶来了、更多见到警讯的天波骑兵与战船赶来了……
缺乏重装兵种的水师战士。同样付出了刀牌兵与长枪兵的巨大牺牲,为火枪兵与掷弹兵最终歼灭金军最后的铁浮屠,创造了战机。
在郭大石的引领下,狄烈一行来到战场中央,那里围跪着二、三十个泣号不已的幸存宋兵。他们所伏拜的。是一个浑身浴血、坐地垂首、至死不倒的将领——从其所在的位置上看,他一直冲在战斗的最前方,他手中的槌枪柄已砸断,但他的手却握在断柄上,很显然,是抓着断柄槌继续搏杀……
江心处桨帆齐动,五艘大战船破雾而出,快速驶向江岸。
接近河滩时,战船桅杆台上的旗手,用红亮的灯笼向岸上发送信号。夜色愈暗,灯火愈亮。
“军主到了,快去迎接。”郭大石吊着胳膊,拖着疲惫的身躯,向正坐在大石上,由军医士包扎腿伤的梁阿水打招呼。
“好,这就来。”梁阿水正要站起来。
军医士忙道:“梁指挥使,再等一会,马上就好……”
梁阿水怒道:“怎么搞那么久?老胡,俺记你手活不错的嘛,怎地一道口子就折腾得恁地久?”
胡军医士苦笑道:“处理伤势,黑夜怎比得白昼?而且,指挥使,你这伤口也未免深了些。若非有军主提出的高温消毒法包敷,还有曲针缝合之术,便不感染,伤愈后也会留下一道疤痕,牵扯肌肤,影响行走……”
“行了行了,知道你手活好,别扯了,快快包扎,军主下船了……”
由于此地没有码头,五艘吃水较深的大型战船没法靠岸,只能驶到近岸处,转乘小船登陆。
除了还在搜杀残敌的孟威与燕七郎之外,天诛军首脑人物,狄烈、张荣、郑渥,在三百全副武装的各兵种混成战兵护卫下,一一登岸。
这小小河滩之所以吸引天诛诸将与近千天波战兵齐聚,不仅仅因为这里刚刚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更是因为郭大石发射了五道火箭警讯!
按全师统一指令:一道火箭,表示遇敌,需后援;三道火箭。表示遇强敌,大部队火速支援;五道火箭,专为一种情况而设——发现兀术!
狄烈刚登岸,见郭大石匆匆而来,正要开口询问。目光一落,却转口道:“伤势如何?”
“多谢军主关怀,俺还好,不过……”郭大石神情黯然,“弟兄们死伤不少。”
“打仗不是打渔,死伤在所难免!”张荣摘下头盔。抛给卫兵,张口就问,“发现兀术了?在哪里?”
郭大石躬身肃手:“军主、张中郎将、郑郎将,这边请。”
当狄烈顺着越来越浓的血腥味,走上山坡,借着火光向河滩一望。终于明白郭大石为何如此黯然神伤了。
河滩上,横七竖八的尸体,还来不及清理,保持着原战场的惨烈。断首残肢、血染赤地、枪折刀裂、盔甲破碎。那些身披厚甲的,明显是金兵,着皮甲,或铁叶甲裙者。是宋兵。宋兵死状甚惨,许多都死无全尸,被金兵大斧、骨朵或狼牙棒这样的重武器击中,脆弱的身体,就会像积木一样散架……
金兵大多死相要好看得多——因为夺走他们性命的,只是一颗手指头大小的弹丸或破片。
面对这样一支几乎包覆到牙齿的铁浮屠军,赵立的二百牙兵简直就是以生命在拖延敌人,他们给敌人造成的杀伤微乎其微,而自身却损失惨重。但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代价,郭大石率百人队赶来了、梁阿水率第三营赶来了、更多见到警讯的天波骑兵与战船赶来了……
缺乏重装兵种的水师战士。同样付出了刀牌兵与长枪兵的巨大牺牲,为火枪兵与掷弹兵最终歼灭金军最后的铁浮屠,创造了战机。
在郭大石的引领下,狄烈一行来到战场中央,那里围跪着二、三十个泣号不已的幸存宋兵。他们所伏拜的。是一个浑身浴血、坐地垂首、至死不倒的将领——从其所在的位置上看,他一直冲在战斗的最前方,他手中的槌枪柄已砸断,但他的手却握在断柄上,很显然,是抓着断柄槌继续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