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出来了!好像有点超前,琢磨再三,感觉以宋朝的技术也还是能制造出来的吧。
狄烈从苇泽关返回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关忠勇与高亮的第二步兵营调去苇泽关驻守,同时也是监督那些工匠及筑关民夫。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关城修好之前,禁止任何人靠近或者从意图此关通过。.
狄烈按田老重的用工要求,批给了他二千青壮,做为筑关的劳力;同时,也大方地给了一批粳米,再加上少量糯米、蛋清什么的,当做粘合剂,用来浇筑石块间的缝隙。反正狄烈手头上粮多,而且只修筑一个不到两百平方的关城,这点粮食还出得起。
把这件事丢给专业人员去做之后,狄烈找来了三个人:周德旺、鲁大成、阿吉。随后,将两份图纸摆放在三人面前。
阿吉看到其中一份图纸时,便失声叫道:“咦,这不是霹雳弹吗?又有点不像……怎么上面划着那么多的棱棱道道?”
狄烈赞许地屈指在图纸上敲了敲,道:“没错,这就是霹雳弹,准确地说,是霹雳弹第二代。之前我们的霹雳弹,受当时不稳定的环境限制,是铁制及石制的,而且火药没有颗粒化,威力有限。现在,我们要制造生铁霹雳弹。这些铁壳上的棱棱道道就是预制破片,爆炸后,可以有效地以破片杀伤敌人。这种一次性的军用消耗武器,不需要太好的铁料,用一些废铁料或边角料来铸造就行了。诸君有问题吗?”
目前火药制做是由阿吉主管,火药颗粒化方面没有什么难题,就是将配制好的火药粉末加水及少量粘合剂。用筛子筛成大小均匀的颗粒状,然后阴干密封保存就好。
而铸造铁壳则是归鲁大成管,这家伙脾气虽有些爆。却是一等一的好铁匠。对于这种低水平的铸造要求,鲁大成只回答了简单的一个字:“可!”
狄烈更进一步指出:“那些石弹制造也不必停工,但是要将弹体加大。最少要增大五倍,做成圆形,这个东西,就叫地雷。”
这当然也不是问题,反正狄烈手下石匠多多,他们在开山采石之余,凿刻上几百个地雷外壳,小事一桩。
此时,两名顶尖大匠及一名极具灵性及潜力的未来名匠,六道目光。齐刷刷地盯住第二张图纸。
“这……这物事好生奇怪,好似……”三人边说边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注向狄烈背上的枪盒。
狄烈含笑点头:“没错,这就是我这把狙击步枪的原始版,我们估且称为火枪。虽然它的威力远远不能与我这把狙击步枪相比,但是。应该不比这个时代的弓弩差。弓弩这种兵器,成本高、维护难、制造费时、而且箭矢的消耗量太大,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很难保证长期供应。但火枪就不同了,它的制造成本不会比一张弓弩高多少,而且也不用花费那么多时间。最重要的是它的子弹。可方便携带并支持长时间作战……”
狄烈还没说完这火枪的优劣,阿吉已叫了起来:“不管它叫狙击步枪还是叫火枪,一定要把它制造出来!”
狄烈所画的这把前膛枪的原型,就是十九世纪初,英军著名的滑膛枪“褐贝丝”。全枪长一百四十八厘米,外形简练,由枪管、枪托、枪击构件三大部分组成。管身长一百零七厘米,口径十九毫米,枪管用扣环固定以便于更换,无刺刀,全枪重四点五公斤。
狄烈之所以选择这种枪型,并不是因为他对“褐贝丝”有什么特别的喜好,而是因为这种枪是他唯一熟悉的滑膛枪。
狄烈虽然是名特种精英,熟悉各国现代化枪械,但这并不表示,他对原始的火枪同样了解——这就像一个计算机高手,并不见得就会使用算盘一样。
狄烈之所以对“褐贝丝”特别了解,还得感谢一位叫托尼的英国维和士兵。托尼与他同样在“星海号”上执行任务,两人交情不错。当他们完成了八周封闭式强化训练之后,托尼邀请狄烈到他在曼切斯特的家中聚会。狄烈就是在托尼的家中,看到这把“褐贝丝”仿一八零九年款的。
据托尼说,这把枪是他祖父的收藏品,是七零年代的仿品,绝对是真家伙,他小时候还亲手射击过。可惜没备有黑火药及弹丸,否则可以让狄烈试试手。
狄烈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古老的燧发滑膛枪实物,出于职业习惯,他忍不住手痒之下,将这把“褐贝丝”里里外外拆了个遍。相对于现代枪械而言,老式燧发滑膛枪结构实在简单。枪管就是一根空心铁管,没什么技术含量,稍微复杂点的,或者说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部分,就是它的枪机构件。
做为十八至十九世纪,英军生产及装备最多且技术最为成熟的实战型兵器,“褐贝丝”采用了全新的新式制动器设计。枪机取消了大型后卫保险扣,而改用制轮楔机心设计,这种新装置也是后期所有各国燧发枪的标准设计。
“褐贝丝”枪机制轮楔有两个卡榫沟槽的固定机心与制动阻尼形成两道保险,第一道就是装填黑火药至引药盆的机动待发状态,第二道就是射击待发状态,制动阻铁连动扳机构造可上下滑动,使之闭锁与击发。而且此枪还取消了发火石,改以击锤敲击钢片刮擦出火星而点燃引药。彻底将燧发枪从频繁更换火石的不便中解脱出来。这些改进无不大大提高了前装滑膛枪的性能,使之成为了前装滑膛枪发展的最高峰。
以狄烈对枪械的熟悉程度,拆解过一遍之后,自然就清清楚楚地记了下来。只是令他完全没想到的是,就是自己这无意间一摸,生生地把几百年后发展得相当成熟的“褐贝丝”前装滑膛燧发枪,提前催生到了中国的宋代。
狄烈从苇泽关返回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关忠勇与高亮的第二步兵营调去苇泽关驻守,同时也是监督那些工匠及筑关民夫。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关城修好之前,禁止任何人靠近或者从意图此关通过。.
狄烈按田老重的用工要求,批给了他二千青壮,做为筑关的劳力;同时,也大方地给了一批粳米,再加上少量糯米、蛋清什么的,当做粘合剂,用来浇筑石块间的缝隙。反正狄烈手头上粮多,而且只修筑一个不到两百平方的关城,这点粮食还出得起。
把这件事丢给专业人员去做之后,狄烈找来了三个人:周德旺、鲁大成、阿吉。随后,将两份图纸摆放在三人面前。
阿吉看到其中一份图纸时,便失声叫道:“咦,这不是霹雳弹吗?又有点不像……怎么上面划着那么多的棱棱道道?”
狄烈赞许地屈指在图纸上敲了敲,道:“没错,这就是霹雳弹,准确地说,是霹雳弹第二代。之前我们的霹雳弹,受当时不稳定的环境限制,是铁制及石制的,而且火药没有颗粒化,威力有限。现在,我们要制造生铁霹雳弹。这些铁壳上的棱棱道道就是预制破片,爆炸后,可以有效地以破片杀伤敌人。这种一次性的军用消耗武器,不需要太好的铁料,用一些废铁料或边角料来铸造就行了。诸君有问题吗?”
目前火药制做是由阿吉主管,火药颗粒化方面没有什么难题,就是将配制好的火药粉末加水及少量粘合剂。用筛子筛成大小均匀的颗粒状,然后阴干密封保存就好。
而铸造铁壳则是归鲁大成管,这家伙脾气虽有些爆。却是一等一的好铁匠。对于这种低水平的铸造要求,鲁大成只回答了简单的一个字:“可!”
狄烈更进一步指出:“那些石弹制造也不必停工,但是要将弹体加大。最少要增大五倍,做成圆形,这个东西,就叫地雷。”
这当然也不是问题,反正狄烈手下石匠多多,他们在开山采石之余,凿刻上几百个地雷外壳,小事一桩。
此时,两名顶尖大匠及一名极具灵性及潜力的未来名匠,六道目光。齐刷刷地盯住第二张图纸。
“这……这物事好生奇怪,好似……”三人边说边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注向狄烈背上的枪盒。
狄烈含笑点头:“没错,这就是我这把狙击步枪的原始版,我们估且称为火枪。虽然它的威力远远不能与我这把狙击步枪相比,但是。应该不比这个时代的弓弩差。弓弩这种兵器,成本高、维护难、制造费时、而且箭矢的消耗量太大,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很难保证长期供应。但火枪就不同了,它的制造成本不会比一张弓弩高多少,而且也不用花费那么多时间。最重要的是它的子弹。可方便携带并支持长时间作战……”
狄烈还没说完这火枪的优劣,阿吉已叫了起来:“不管它叫狙击步枪还是叫火枪,一定要把它制造出来!”
狄烈所画的这把前膛枪的原型,就是十九世纪初,英军著名的滑膛枪“褐贝丝”。全枪长一百四十八厘米,外形简练,由枪管、枪托、枪击构件三大部分组成。管身长一百零七厘米,口径十九毫米,枪管用扣环固定以便于更换,无刺刀,全枪重四点五公斤。
狄烈之所以选择这种枪型,并不是因为他对“褐贝丝”有什么特别的喜好,而是因为这种枪是他唯一熟悉的滑膛枪。
狄烈虽然是名特种精英,熟悉各国现代化枪械,但这并不表示,他对原始的火枪同样了解——这就像一个计算机高手,并不见得就会使用算盘一样。
狄烈之所以对“褐贝丝”特别了解,还得感谢一位叫托尼的英国维和士兵。托尼与他同样在“星海号”上执行任务,两人交情不错。当他们完成了八周封闭式强化训练之后,托尼邀请狄烈到他在曼切斯特的家中聚会。狄烈就是在托尼的家中,看到这把“褐贝丝”仿一八零九年款的。
据托尼说,这把枪是他祖父的收藏品,是七零年代的仿品,绝对是真家伙,他小时候还亲手射击过。可惜没备有黑火药及弹丸,否则可以让狄烈试试手。
狄烈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古老的燧发滑膛枪实物,出于职业习惯,他忍不住手痒之下,将这把“褐贝丝”里里外外拆了个遍。相对于现代枪械而言,老式燧发滑膛枪结构实在简单。枪管就是一根空心铁管,没什么技术含量,稍微复杂点的,或者说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部分,就是它的枪机构件。
做为十八至十九世纪,英军生产及装备最多且技术最为成熟的实战型兵器,“褐贝丝”采用了全新的新式制动器设计。枪机取消了大型后卫保险扣,而改用制轮楔机心设计,这种新装置也是后期所有各国燧发枪的标准设计。
“褐贝丝”枪机制轮楔有两个卡榫沟槽的固定机心与制动阻尼形成两道保险,第一道就是装填黑火药至引药盆的机动待发状态,第二道就是射击待发状态,制动阻铁连动扳机构造可上下滑动,使之闭锁与击发。而且此枪还取消了发火石,改以击锤敲击钢片刮擦出火星而点燃引药。彻底将燧发枪从频繁更换火石的不便中解脱出来。这些改进无不大大提高了前装滑膛枪的性能,使之成为了前装滑膛枪发展的最高峰。
以狄烈对枪械的熟悉程度,拆解过一遍之后,自然就清清楚楚地记了下来。只是令他完全没想到的是,就是自己这无意间一摸,生生地把几百年后发展得相当成熟的“褐贝丝”前装滑膛燧发枪,提前催生到了中国的宋代。